• háo
  • ji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áo bù jiè yì

成语解释:毫:丝毫;介:进入。丝毫也不往心里去。也作“毫不在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繁体字形:毫不介意

英文翻译:don 't mind

毫不介意的意思

毫:1.细长而尖的毛:狼毫笔。羊毫笔。2.指毛笔:挥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毫。二毫。4.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无头绪。5.(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质量或重量,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货币单位,即角。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介:1.在两者当中:介绍。媒介。这座山介于两县之间。2.介绍:内容简介。3.存留;放在(心里):介意。介怀。4.姓。5.铠甲:介胄。6.甲壳:介虫。介壳。7.耿直;有骨气:耿介。8.用于人,相当于“个”(多表示微贱):一介书生。一介武夫。9.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介、饮酒介等。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成语评论

毫不介意”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佛系?其实它描述的是一个人对某些事情完全不在意的态度。比如同事小王不小心弄脏了你的笔记本,你笑着说“没事,重新打印就好”——这种反应就是典型的毫不介意

为什么会有人能做到毫不介意呢? 这可能和性格有关。我有个朋友在菜市场被大妈插队,她反而主动让位:“人家可能赶时间嘛!”这种豁达背后,其实是把精力聚焦在更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纠结于小摩擦。

再举个职场中的例子。张经理的方案被新人推翻,他非但没生气,还认真听取建议。这种态度反而让团队更愿意创新。这说明真正的强者,不会把面子看得比实际效果更重要。

完全不介意会不会显得没原则? 关键要看事情的性质。像朋友聚会AA制时多付了十块钱,确实不必计较;但若是原则问题,比如工作中被抢功劳,还是需要适当表明态度。拿捏这个分寸,才是真正的处世智慧。

我个人发现,能真正做到毫不介意的人,往往活得比较轻松。就像上周我网购的衣服发错颜色,商家提出补寄时我选择接受而不是差评,结果意外收获了两种穿搭风格。这种思维方式,或许能帮我们转化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不过也要注意,刻意装出不在意的样子反而会内耗。真正的毫不介意,应该像雨水滑过荷叶那样自然。当我们学会区分哪些值得认真,哪些适合看淡,生活反而会回馈更多惊喜。

毫不介意的造句

  1. 造句 雷锋毫不介意个人得失。
  2. 造句 对于这些误会他毫不介意。
  3. 造句 一位同学扯着五音不全的嗓子旁若无人地高声唱歌,毫不介意他人的感觉。
  4. 造句 舆论常是对于显明地怕它的人比毫不介意它的人更要残暴。
  5. 造句 他看上去对几乎被撞倒在地毫不介意。
  6. 造句 张扬的言论。观点强烈而且毫不介意公开披露的人可能会想要控制陪审团的讨论。
  7. 造句 而他自己依然热衷于足球,对此毫不介意。
  8. 造句 在昏黄的灯光下,密斯范红着脸很快乐的样子,似乎毫不介意。
  9. 造句 观点强烈而且毫不介意公开披露的人可能会想要控制陪审团的讨论。
  10. 造句 如果像史蒂文这样聪明的人毫不介意承认曾经的努力失败了,也许我也不必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