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 yáo měi wèi
成语解释: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0回:“因此萧后日常饮恨,眉头不展,凭你佳肴美味,拿到面前,亦不喜吃。”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精美的食物
繁体字形:佳肴美味
英文翻译:delicious food
佳:1.美;好:佳句。佳音。最佳方案。成绩甚佳。身体欠佳。2.姓。
肴:鱼肉等荤菜:菜肴。酒肴。
美:1.美丽;好看(跟“丑”相对):这小姑娘长得真美。这里的风景多美呀!2.使美丽:美容。美发。3.令人满意的;好:美酒。价廉物美。日子过得挺美。4.美好的事物;好事:美不胜收。成人之美。5.得意:老师夸了他几句,他就美得了不得。6.姓。7.指美洲:南美。北美。8.指美国:美圆。美籍华人。
味:1.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味道。滋味。甜味儿。津津有味。2.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气味。香味儿。这种味儿很好闻。3.意味;趣味:文笔艰涩无味。这本书越读越有味儿。4.指某类菜肴、食品:腊味。美味。野味。山珍海味。5.辨别味道:体味。6.用于中药:这个方子共有七味药。
为什么形容美食总爱用成语?大概是因为食物带来的体验难以用单一词汇概括。比如“脍炙人口”这个成语,表面指烤肉人人都爱吃,实际上常被用来形容流传度广的事物——可见人类对美味的认知早已超越味觉本身。
记得去年在杭州吃到的东坡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朋友突然蹦出句“饕餮盛宴”。我笑着纠正:“这道菜用‘垂涎三尺’更合适。”其实这两个成语差异微妙——前者强调场面宏大,后者突出食欲被激发的过程,就像看到琥珀色肉块时喉头不自觉的吞咽动作。
有次看厨师制作龙井虾仁,青瓷盘里碧绿茶芽衬着粉白虾球,突然理解“秀色可餐”的深意。这成语巧妙揭示视觉对食欲的激发作用,现代分子料理常玩的“眼睛先吃”概念,古人早就参透了。
现在年轻人爱说“好吃到哭”,但传统智慧里有更优雅的表达。“回味无穷”四个字藏着饮食哲学:真正的好味道会在记忆里发酵。就像外婆做的梅干菜扣肉,当年只觉得咸香下饭,多年后想起才品出那份历经晾晒的醇厚。
观察发现,饮食类成语正在进化。短视频里“香到模糊”“绝绝子”等新词迭出,但“珍馐美馔”这类古雅表达依然活跃在米其林指南里。或许正如火锅能包容百味,汉语的饮食词汇也在兼容并蓄中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