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o cán shǒu quē
成语解释: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
成语出处:《汉书 刘歆传》:“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
繁体字形:保殘守缺
英文翻译:conservative
保:1.保护;保卫:保健。保家卫国。2.保持:保温。保鲜。3.保证;担保(做到):保质保量。保你一学就会。4.担保(不犯罪、不逃走等):保释。取保候审。5.保人;保证人:作保。交保。6.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参看〖保甲〗。7.姓。
残:1.不完整:残本。2.快完的;剩下的:残冬。残羹剩饭。3.伤害;使不完整:摧残。4.凶恶:残暴。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缺:1.缺乏;短少:缺人。缺材料。庄稼缺肥缺水就长不好。2.残破;残缺:缺口。完满无缺。这本书缺了两页。3.该到而未到:缺勤。缺课。缺席。4.旧时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缺。肥缺。补一个缺。
哎,大家有没有遇到过那种“保残守缺”的情况?比如说公司里明明有更高效的办公系统,可领导非要坚持用二十年前的老流程,搞得每次填报表都得折腾两小时。这时候你可能会抓狂:“这破系统留着过年吗?”(笑)其实啊,这就是典型的保残守缺——宁可守着过时的东西,也不愿意尝试新方法。
等等,为啥会有人选择保残守缺呢?老话说“熟能生巧”,用惯了的旧事物确实让人有安全感嘛!就像我奶奶到现在还坚持手洗衣服,总觉得洗衣机洗不干净。但反过来看,如果医院现在还只用听诊器不用CT机,那得耽误多少病情?所以说啊,保残守缺这事儿得分场合,关键得看守着的东西到底有没有价值。
举个有意思的例子,咱们学校图书馆去年要把纸质借书卡换成电子系统,结果有位老教授坚决反对,说“没了这些小卡片就没有读书的仪式感了”。你猜最后怎么着?馆长想了个折中的法子,保留了一排“怀旧借阅区”。嘿,这操作既守住了情怀又不耽误效率,要我说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话说回来,保残守缺就一定不好吗?倒也不见得。就像我家巷口那家百年糕饼铺,至今坚持手工制作,虽然产量低但味道就是比机器做的香。老板有句话特实在:“有些老手艺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咯。”不过他们最近也开通了外卖服务,你看,这不是传统和创新结合得挺好?
个人觉得啊,保残守缺就像吃火锅要不要蘸麻酱——有人觉得是灵魂,有人觉得是多此一举。关键得想清楚:你守着的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比如说传统戏曲加入现代元素反而更受欢迎,但要是非要坚持裹小脚这种陋习,那可真得改改了。咱们既要留住文化根脉,也要给新事物生长的空间,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儿:下次遇到保残守缺的情况,别急着全盘否定。先扒拉扒拉看有没有值得保留的闪光点,再琢磨怎么把旧瓶装上新酒。就像智能手机虽然方便,但纸质书的墨香和翻页的触感,确实是电子书替代不了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