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ào cán shǒu quē
成语解释: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
成语出处:东汉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不肯接受新事物
繁体字形:抱殘守缺
英文翻译:be an anachronism
抱:1.用手臂围住:母亲抱着孩子。2.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听说你抱孙子了。3.抱养(孩子):这孩子是抱的,不是她生的。4.结合在一起:大家抱成团,就会有力量。5.心里存着(想法、意见等):青年人都抱着远大的理想。对他的这种决定,许多人抱有看法。6.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两抱粗的大树。7.孵(卵成雏):抱小鸡儿。抱窝。
残:1.不完整:残本。2.快完的;剩下的:残冬。残羹剩饭。3.伤害;使不完整:摧残。4.凶恶:残暴。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缺:1.缺乏;短少:缺人。缺材料。庄稼缺肥缺水就长不好。2.残破;残缺:缺口。完满无缺。这本书缺了两页。3.该到而未到:缺勤。缺课。缺席。4.旧时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缺。肥缺。补一个缺。
哎呦,你听说过“抱残守缺”这个成语不?说白了,就是死抱着残缺的东西不撒手,还拒绝接受新事物。比如隔壁老王家的早餐铺子,明明现在扫码点餐快得很,他偏要手写菜单——结果顾客排队排到街角,他还在那儿嘀咕:“我这老方法用了三十年,能有什么问题?”你说这叫不叫典型的“守着破碗不换新锅”?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毛病到底图个啥?害!人嘛,有时候就是被“习惯”这玩意儿捆住了手脚。就像咱小区张婶,家里电视机遥控器坏了三年,愣是不肯换智能电视,非要每天踮着脚戳屏幕换台。问她为啥,她倒振振有词:“新东西学不会,旧的将就着还能用!”您瞧瞧,这不就是怕改变带来的那点儿麻烦吗?
不过话说回来,这“抱残守缺”真的一无是处?倒也不见得。前阵子参观非遗展览,老师傅们守着快要失传的竹编手艺,那叫一个精益求精。这时候的“守”反而成了文化传承的坚守。关键得看守着的是啥——要是守着过时的观念不放,那可真就成了老古董咯!
依我看呐,这个成语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它像面照妖镜。拿我们公司新来的实习生举例,人家遇到问题就爱翻老黄历找案例,有次被我撞见直接怼他:“兄弟,2023年了还翻纸质档案?云端资料库是摆设吗?”所以说啊,该守的宝贝得守,该扔的包袱得扔,这才是现代人的生存智慧不是?
最后给你整个新鲜的比喻:守旧派就像捧着诺基亚按键机死活不换智能机的人。不是说按键机不好,但明明有更高效的选择,何必跟自己较劲呢?时代这趟高铁可不会等人,咱得学会在传统和创新之间跳恰恰舞,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