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ǒu
  • quē
  • bào
  • c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ǒu quē bào cán

成语解释:亦作“守阙抱残”。守住残缺的东西不放。比喻泥古守旧,不思变革。

成语出处: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

繁体字形:守缺抱殘

英文翻译:Defend the weak and cherish the disabled

守缺抱残的意思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缺:1.缺乏;短少:缺人。缺材料。庄稼缺肥缺水就长不好。2.残破;残缺:缺口。完满无缺。这本书缺了两页。3.该到而未到:缺勤。缺课。缺席。4.旧时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缺。肥缺。补一个缺。

抱:1.用手臂围住:母亲抱着孩子。2.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听说你抱孙子了。3.抱养(孩子):这孩子是抱的,不是她生的。4.结合在一起:大家抱成团,就会有力量。5.心里存着(想法、意见等):青年人都抱着远大的理想。对他的这种决定,许多人抱有看法。6.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两抱粗的大树。7.孵(卵成雏):抱小鸡儿。抱窝。

残:1.不完整:残本。2.快完的;剩下的:残冬。残羹剩饭。3.伤害;使不完整:摧残。4.凶恶:残暴。

成语评论

守缺抱残”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守着残缺的东西不肯放手。但生活中,它真的只是贬义词吗?举个例子:老张家的电视机用了二十年,画面偶尔闪烁,声音也时大时小,儿女多次劝他换新的,他却说“能用就行,修修还能撑几年”。这种对旧物的执着,到底是顽固不化,还是另一种珍惜资源的智慧?

有人会问:为什么总有人宁愿守着不完美的东西也不愿改变?其实答案藏在人性里。就像我们习惯穿旧的棉拖鞋,即使鞋底磨平了,那份熟悉感和安全感依然让人难以割舍。公司里坚持用纸质文件的老会计、手工裁缝店里不用缝纫机的师傅,他们的“守缺”背后,可能藏着对技艺的敬畏,或是对快节奏时代的无声抵抗。

换个角度看问题:新时代的“守缺抱残”有没有积极意义?云南某村落至今保留着竹筒传信的传统,虽然比微信慢上百倍,但年轻人通过这种方式重新理解了祖辈的沟通智慧。有时候,主动保留某些“残缺”,反而成为对抗同质化的文化盾牌。就像修复古建筑时特意留下的斑驳墙面,残缺本身成了历史的见证者。

我观察到,现代人其实在“守”与“变”之间找平衡。朋友小王坚持手写日记十二年,但同时用云端备份;非遗传承人用抖音直播刺绣过程。这种新旧融合的模式,或许才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最生动的注脚——我们不必全盘否定过去,也不能拒绝拥抱未来。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手机里有没有舍不得删的模糊照片?那些像素不足的画面里,可能藏着某个重要时刻的温度。当科技让完美触手可及时,偶尔的“不完美”反而成了最珍贵的生活印记。这大概就是“守缺抱残”教给我们最朴素的道理:有些价值,不在完整与否,而在是否真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