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o xǐ yíng bīn
成语解释:倒:逆;屣:鞋。倒穿着鞋急忙迎客。形容热情待客
成语出处:唐·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金友玉昆,良田广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繁体字形:倒屣迎賓
英文翻译:Welcome the guests
倒:[dǎo]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3.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5.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屣:鞋:弃之如敝屣(扔掉它如同扔掉破旧的鞋)。
迎:1.迎接:欢迎。迎宾。迎新会。2.对着;冲(chòng)着:迎面。迎风。迎上去打招呼。
宾:1.客人(跟“主”相对):外宾。宾至如归。2.姓。
哎呦,说到“倒屣迎宾”这个成语,大家可能觉得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个“热情到鞋都穿反”的故事嘛!比如《三国志》里蔡邕听说王粲来访,激动得倒拖着鞋子跑出门迎接,这种场面放现在估计能上热搜——毕竟谁家老板要是这么迎接员工,员工估计得怀疑自己是不是中彩票了。
那问题来了:古人为什么连穿鞋的时间都等不及?说白了,这就是个“态度大于形式”的典型例子啊!古代交通不便,贵客登门可能几年才一次,主人家自然得用行动表达重视。比如你突然接到大客户的电话说要来公司参观,你总不能慢悠悠泡茶吧?这时候“倒屣迎宾”的精神就派上用场了——赶紧把会议室收拾干净,亲自下楼迎接,这才是职场生存之道嘛!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社会还适用这种夸张操作吗?要我说啊,真诚还是第一位的。比如朋友突然带着老家特产来串门,你趿拉着拖鞋就去开门,这不比刻意摆谱更亲切?但如果是重要场合,比如第一次见丈母娘,好歹得把拖鞋换成正经皮鞋对吧?所以说,“倒屣迎宾”的重点不在“倒屣”,而在那份急迫想表达重视的心意。
有人可能要杠:现在谁还穿木屐啊?这成语是不是过时了?别急嘛,咱们可以举一反三。就像你正在打王者荣耀,突然导师发消息说论文通过了,这时候你秒回“谢谢老师”外加三个感叹号,手机差点摔地上——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倒屣迎宾”吗?重点从来都不是具体动作,而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劲儿。
依我看啊,这种传统文化就像老火靓汤,直接喝可能嫌烫,但加点现代佐料就能焕发新生。下次遇到特别想重视的人或事,不妨学学古人的热忱,当然鞋子还是穿正比较好,毕竟崴了脚可没人报销医药费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