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o bèi rú liú
成语解释: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多指背诵
繁体字形:倒背如流
英文翻译:know sth. thoroughly by heart
倒:[dǎo]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3.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5.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背:[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哎,咱今天就来唠唠成语“倒背如流”这回事儿。说白了,这词儿老早就被用烂了,但为啥大伙儿总爱拿它说事儿?关键就在于它把“熟练度”给整明白了——就像你吃火锅闭着眼都能调出完美蘸料,这手活儿就叫专业!
有人可能要问了:“倒着背书有啥实际用处啊?”嘿,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古代科举考试那会儿,考生真得把四书五经翻来覆去背熟,就跟现在咱们背乘法口诀表似的。你看《红楼梦》里贾宝玉被老爹抽查背书那段,可不就是活生生的“倒背如流”名场面?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都2023年了,谁还搁那儿倒着背《出师表》啊?重点早就不在形式上了嘛!比如程序员小张能把代码规范倒背如流,实习生小李能把客户需求记得门儿清,这才是新时代的“倒背如流”。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那有人又要嘀咕了:“死记硬背不是早就过时了吗?”这话半对半错。就拿学英语来说,单词量确实是硬功夫,但光会背不会用,那跟人形复读机有啥区别?我表弟背成语能倒着来,结果写作文还是满篇“yyds”,你说尴不尴尬?
要我说啊,真正的“倒背如流”得配上“活学活用”才够劲儿。就像老司机开车不用想换挡步骤,设计师闭着眼都能找到PS快捷键,这种肌肉记忆级别的熟练,才是咱们该追的终极目标。记着,脑子不是硬盘,咱们要当处理器,别光会存储不会运算!
说到底,记东西这事儿吧,关键得找对方法。有人适合图像记忆,有人偏好逻辑梳理。就像我家楼下王大爷,能把象棋棋谱倒背如流,但记电话号码就抓瞎。所以啊,别老盯着“倒背”这个形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节奏才是正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