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é
  • duàn
  • li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ué duàn rú liú

成语解释:决策判断就像江河下泻。形容处理问题果断敏捷。

成语出处:《周书 斐汉传》:“汉善尺牍,尤便簿领,理识明赡,决断如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处理问题果断敏捷

繁体字形:决斷如流

英文翻译:It's a decision

决断如流的意思

决:1.水冲破堤岸;开口子:决口。2.确定;拿定主意:表决。犹豫不决。3.确定最后胜负:决赛。决出前三名。4.副词。一定:决不后退。5.处(chǔ)死:枪决。处决。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成语评论

小明刚升任项目经理时,面对客户临时变更的需求,同事们都等着他拍板。他快速梳理完技术难点和资源分配,当天下午就给出了调整方案。这种决断如流的表现,让原本焦虑的团队迅速找到了方向。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果断决策在工作中如此重要?其实就像炒菜时的火候把控,锅里食材翻滚时若总掂着锅铲犹豫,再新鲜的原料也会烧糊。上周市场部的推广方案在会议桌上反复讨论三小时,最终因为错过媒体排期,效果打了七折——这恰似拿着地图找路却迟迟不迈步的旅人。

我邻居李姐的故事更接地气。去年暑假全家计划自驾游,丈夫主张去草原,女儿想去海边,婆婆念叨着回老家。李姐当晚就查好路线、订好特色民宿,把五天行程拆解成“草原骑马+海鲜大餐+祖宅探亲”的拼盘旅程。这种带着人情味的果断,让全家出游变成了记忆里的高光时刻。

值得思考的是,快速决策等于草率决定吗?急诊室王医生的经历给出答案。有次夜班同时送来心梗患者和车祸伤员,他两分钟内根据监护仪数据和伤情评估分配了手术室,事后证明这个选择多抢回十五分钟黄金抢救时间。真正决断如流的背后,是经年累月打磨的专业底气。

在茶水间常听年轻人抱怨“选择困难症”,我倒觉得这是个甜蜜的烦恼。比起父辈时代物资匮乏时的别无选择,现在的困扰恰恰说明机会变多了。上周帮实习生修改简历,发现她同时考取了咖啡师证和教师资格证,我建议她别急着做“二选一”的痛苦抉择,不如先尝试把两种技能融合成职业特色课程。

有个现象挺有意思:越是经验丰富的菜场摊主,称重算账的速度反而越快。他们懂得根据西红柿的成色浮动报价,会根据老顾客的购物篮调整推荐——这种经过岁月沉淀的果断,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无招胜有招”。反观某些智能客服,虽然应答速度飞快,但遇到复杂问题就陷入循环跳转,恰说明真正的决策力需要人性化判断。

最近读《孙子兵法》有新体会,“兵贵胜不贵久”的战争智慧,放在现代生活里就是抓住决策窗口期。上个月帮朋友公司调解劳资纠纷,双方在补偿金数额上来回拉锯两周。后来我建议他们换算成每日停工损失,这笔明白账让双方第二天就签了和解协议。有时候,果断破局就像撕开缠住的胶带,找准着力点轻轻一扯就能解开。

观察公园里下象棋的老先生们,真正的高手从不怕“快棋”模式。他们的大脑如同装好了决策树,看到马踏斜日就条件反射般移炮挡拆。这种经过千百次对弈形成的直觉,与新员工培训时的情景模拟演练异曲同工。去年参加消防演习时,我发现经过三次重复训练的新同事,在模拟火场中的撤离决策速度提升了60%。

有个细节常被忽视:流水在遇到礁石时会分流绕行。朋友的公司去年引进智能决策系统,结果发现机器在常规订单处理上确实高效,但遇到客户特殊需求时,还是需要区域经理结合实地情况做弹性调整。这让我想到,真正的决断如流应该像太极拳,既有行云流水的节奏,又含因势而变的智慧。

最后想起大学辩论赛的趣事,有位对手总在自由辩论环节超时。后来教练教我们个小窍门:提前准备七个应答锦囊,对应不同论题方向。如今想来,生活中很多决策焦虑,其实可以通过预设“如果...就...”的思维模型来化解。就像出门前看天气预备雨伞,虽增加了背包重量,但真遇大雨时就能从容撑开那片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