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ìng
  • xíng
  • li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ng xíng rú liú

成语解释:谓命令的推行象水流向下一样迅速顺利。

成语出处:《孙膑兵法·奇正》:“故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则令行如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执行命令顺利快捷

繁体字形:令行如流

英文翻译:The flow of orders

令行如流的意思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兴奋。3.美好:令名。4.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兄(称对方的哥哥)。5.时节:冬令。6.古代官名:县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一带。3.复姓。[lǐng]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成语评论

令行如流”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很常见。比如一个团队接到任务后快速行动,或者一个家庭分工协作时默契配合,这些都能用“令行如流”来形容。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团队能做到“令行如流”,而有些却总是拖泥带水?

举个例子,一家创业公司的产品上线前,负责人只说了一句“明天测试新功能”,结果第二天所有成员准时提交了代码、测试报告和用户反馈。这种高效背后,其实是长期建立的信任和明确的分工。大家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也清楚其他人的能力边界,所以不需要反复确认,直接行动。反观一些流程僵化的企业,可能因为层级复杂或沟通低效,导致指令层层打折,最终执行结果和预期相差甚远。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令行如流”就意味着不能提反对意见吗?其实不然。真正高效的团队往往鼓励“讨论时充分争论,执行时坚决落地”。比如某次市场活动中,策划组对方案细节有分歧,但经过两小时激烈讨论达成共识后,所有人立刻调整方向,最终活动效果远超预期。这种“先碰撞后统一”的过程,反而让执行更精准。

个人认为,“令行如流”的核心不在于“命令”本身,而在于团队对目标的共同理解。就像划龙舟时,鼓点的节奏必须清晰,但每个划手也要相信队友的力度和频率。如果组织者能花时间同步愿景、拆解步骤,执行时自然会减少内耗。现代管理中常说的“对齐认知”,或许就是新时代的“令行如流”。

生活中也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周末家庭大扫除时,妈妈刚说完“今天重点清理厨房”,爸爸已经搬梯子擦吊柜,孩子主动整理碗架,这种无需多言的配合,让繁琐的家务变得轻松。它提醒我们:高效协作未必需要复杂规则,有时清晰的指令加上彼此的默契,就能让事情像流水般顺畅推进。

当指令清晰、沟通透明时,执行效率就会像按下加速键。这种状态不仅能提升工作成果,更重要的是营造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氛围。或许这就是“令行如流”超越字面意义的深层价值——它不仅是做事的方法,更是建立信任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