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è shuǐ tuī chuán
成语解释:亦作“借水行舟”。谓趁势行事。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狱官借水推船,权把吴清收监,候病痊再审,二赵取保在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趁便
繁体字形:借水推舩
英文翻译:take advantage of a favourable trend
借:1.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借进:向他借书。跟人借钱。把笔借给我用一下。2.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别人使用;借出:借书给他。借钱给人。3.假托:借故。借端。4.凭借;利用:借助。借手(假手)。5.(有时跟“着”连用)引进动作、行为所利用或凭借的时机、事物等:借着灯光看书。借出差的机会调查方言。“藉”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推:1.向外用力使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推车。推磨。推倒。我推了他一把。门没有闩上,一推就开了。2.(推磨)磨或(推碾子)碾(粮食):推了两斗荞麦。3.用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推草机。推头。用刨子推光。4.使事情开展:推广。推销。推行。把水利建设推向高潮。5.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类推。推算。推己及人。6.让给别人;辞让:推辞。推让。解衣推食。既然大家都选你,你就别推了。7.推诿;推托:推三阻四。8.推迟:开会日期往后推几天。9.推崇:推许。推重。10.推选;推举:大家推老张担任小组长。
船: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船体。船身。拖船。帆船。一只小船。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借水推船”的场景?比如搬家时发现邻居正好有辆空卡车,你主动提出帮忙搬家的同时借用车辆,既解决了邻居闲置资源的浪费,又让自己省去了租车费用。这种巧妙利用现有条件达成目标的做法,正是成语“借水推船”的生动写照。
为什么说“借水推船”是种智慧?某科技公司开发智能家居系统时,没有自建生产线,而是与成熟家电厂商合作,直接将系统嵌入现有产品。这不仅缩短了三年研发周期,更借助合作伙伴的销售渠道快速打开市场。这让我想到:与其从零开始造轮子,不如学会在别人的轮子上装发动机。
有人会问:“借水推船和占便宜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是否创造新价值。就像渔民利用潮汐出海,既顺应自然规律又增加捕鱼效率。我曾在山区看到扶贫团队不直接发放物资,而是培训村民用当地竹材制作工艺品,再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这种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生,才是真正的借水行舟。
现代职场中,年轻设计师小王接到紧急项目时,没有闷头苦干,而是主动联系印刷厂师傅提前确认工艺参数。结果他的设计方案既符合生产标准,又因预留了机器误差范围而提升成品率。这个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借力不是投机取巧,而是把外部条件转化为设计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我们站在河边思考如何渡河时,或许该先观察水流的走向。就像城市更新项目中,有团队保留老厂房钢结构改造为艺术空间,既节省拆除成本,又延续工业记忆。这种思维方式突破了我对资源利用的固有认知——有时候,阻碍前进的“水流”,恰恰能成为推动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