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ěr
  • zh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ěr zhù mù

成语解释: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关心的事物

繁体字形:傾耳注目

英文翻译:Pay close attention

倾耳注目的意思

倾:1.歪;斜:倾斜。身子向前倾着。2.倾向:左倾。右倾。3.倒塌:倾覆。大厦将倾。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倾箱倒箧。倾盆大雨。5.用尽(力量):倾听。倾诉。倾全力把工作做好。6.压倒:权倾朝野。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注:1.灌入:注入。注射。2.(精神、力量)集中:注视。注意。3.用文字解释字句:注解。批注。4.用来解释字句的文字:附注。脚注。5.记载;登记:注册。注销。6.旧时赌博所下的钱:赌注。孤注一掷。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成语评论

倾耳注目”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侧着耳朵听,集中目光看”,常用来形容人们全神贯注的样子。比如在课堂上,老师讲解实验步骤时,同学们倾耳注目,生怕漏掉关键细节。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状态和普通的‘认真听讲’有什么区别?”其实,“倾耳注目”更强调身体动作与精神专注的双重投入——不仅是“听”,还带着观察和思考。

再比如,舞台剧演员表演到高潮段落时,台下观众屏息凝神,倾耳注目,仿佛连呼吸声都刻意放轻了。这种场景下,成语传递的不仅是注意力集中,更暗含对表演者的尊重和对内容的期待。试想,如果换成“大家看得很认真”,画面感是不是削弱了许多?

有人疑惑:“现在大家都习惯刷短视频,这种需要长时间专注的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有趣的是,在职场汇报或产品发布会中,当演讲者抛出突破性数据时,现场常会出现倾耳注目的场景——前排听众身体前倾,手机悄然锁屏,目光紧追PPT上的曲线图。这说明深度专注的需求从未消失,只是表现形式随时代变化。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像一面镜子,照见信息爆炸时代稀缺的“沉浸式体验”。当我们在博物馆欣赏古画,或听长辈讲述家族故事时,那种倾耳注目的状态,恰恰是连接过去与当下的精神纽带。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理解,需要调动全身感官去拥抱信息。

最后不妨观察生活里的细节:孩童第一次看魔术表演时瞪大的眼睛,老茶客品鉴新茶时微微侧头的姿势,或是深夜书房里研究者查阅文献的姿态……这些画面都在诠释“倾耳注目”的现代生命力。或许在分心成为常态的今天,主动选择专注,本身就是种温柔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