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 shǒu páng rén
成语解释:假:借,利用。借助别人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借助别人的行为
繁体字形:叚手旁人
英文翻译:Fake hands
假:[jiǎ]1.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对):假话。假发。假山。假证件。假仁假义。2.假定:假设。假说。3.假如:假若。假使。4.借用:久假不归。假公济私。不假思索。5.姓。[jià]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请假。暑假。病假。婚假。春节有三天假。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旁:[páng]1.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2.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3.广,广泛:旁征博引。4.邪、偏:旁门左道。5.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bàng]古同“傍”,靠。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假手旁人”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乍一听可能会联想到“假手于人”,其实它更强调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目标。比如同事请假时你委托实习生处理文件,这算不算假手旁人?答案取决于你的态度——如果是为了团队协作,这就是智慧的体现;如果纯粹为了甩锅,性质就不同了。
最近朋友小张装修新房时给了我启发。他既不懂电路设计也不会铺瓷砖,但通过靠谱的水电工+瓦工组合,两个月就完成了硬装。这让我想到:当我们不具备某些技能时,选择专业人士帮忙,其实是在用更高效的方式达成目标。
有人可能会问:凡事都找别人帮忙,自己会不会变懒?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看待。就像我学编程时,遇到复杂算法会先请教前辈,但一定会自己重写代码理解原理。关键在于区分“合理求助”和“过度依赖”,前者是资源整合,后者才是能力退化。
观察职场中的优秀管理者,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假手旁人”。部门总监王姐有个特点:她总能在预算范围内找到最适合的外包团队,同时让下属在项目中获得成长。这种既借外力又培养内功的做法,让团队效率持续提升。
最后分享个有趣的发现:疫情期间社区团购的兴起,本质就是邻里间的“假手旁人”。张阿姨负责选水果,李叔专攻日用品,大家各展所长互帮互助。这种自发形成的协作模式证明:当善意与能力相遇,假手旁人就能创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