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éi shuǐ bù luò páng rén tián
成语解释:肥水:借指好处。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自私
繁体字形:肥水不落旁人田
英文翻译:Fat water will not fall on others' fields
肥:1.含脂肪多(跟“瘦”相对,除“肥胖、减肥”外,一般不用于人):肥猪。肥肉。马不得夜草不肥。2.肥沃:土地很肥。3.使肥沃:肥田粉。4.肥料:底肥。绿肥。化肥。积肥。5.收入多;油水多:肥差。活儿肥。6.指由不正当的收入而富裕:坑了集体,肥了自己。7.利益;好处:分肥。抄肥(捞外快)。8.肥大9.(跟“瘦”相对):棉袄的袖子太肥了。10.姓。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落:[là]1.遗漏:这里落了两个字,应该添上。2.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忘记拿走:我忙着出来,把书落在家里了。3.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大家都努力干,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lào]1.名词,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2.捞,赚:把东西开个花账儿,落他二三两银子。3.脱落,退去:落色。4.错失:落枕。5.倒,倒下:落炕。[luō]形容态度大方,见〖大大落落〗。[luò]1.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落泪。花瓣落了。2.下降:落潮。太阳落山了。飞机从天空中落下来。3.使下降:落幕。把帘子落下来。4.衰败;飘零:衰落。破落。没落。零落。沦落。5.遗留在后面:落选。落后。落伍。名落孙山。6.停留;留下:落脚。落户。不落痕迹。7.停留的地方:下落。着落。8.聚居的地方:村落。聚落。9.归属:政权落在人民手里了。这副重担落到我们肩上。10.姓。
旁:[páng]1.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2.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3.广,广泛:旁征博引。4.邪、偏:旁门左道。5.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bàng]古同“傍”,靠。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田: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麦田。棉田。2.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油田。盐田。3.同“佃(tián)”。4.同“畋”。
“肥水不落旁人田”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好处要留给自家人,别让外人占了便宜。比如你开了一家餐馆,秘制酱料的配方只传给自家孩子,生怕被隔壁老王学去——这就是典型的“肥水不落旁人田”。
有人问:“这么做会不会太自私了?”其实要看场景。比如家族企业里,老一辈把核心技术握在手里,确实能防止商业机密泄露,但长期来看也可能限制发展。村里张大爷种西瓜的独门技术,只教给女婿不传邻居,结果全村只有他家的瓜又甜又脆,这算不算智慧?答案可能因人而异。
举个例子:某科技公司研发部有个“内部知识库”,员工必须通过层层权限才能查看核心技术文档。老板说:“这就是新时代的肥水不落旁人田。”但有个年轻程序员偷偷把部分代码开源了,结果社区贡献让产品性能提升了30%。你看,捂得太紧可能错过更大的机会。
我有个朋友开设计工作室,坚持只用亲戚当核心团队。三年后发现同行都在用AI工具提高效率,而自家团队还在用老方法。这时候他开始思考:“肥水不落自家田”是否变成了束缚创新的枷锁?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至少说明,守成和开放需要找到平衡点。
其实这个成语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矛盾性:既强调保护核心利益,又暗藏固步自封的风险。就像农民浇地,若只顾着自家田地滴水不漏,可能忘记挖条水渠连通河流,雨季来了反而会被淹。生活中的很多选择,不也常在这两者间摇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