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ǒ
  • t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ù huǒ fù tāng

成语解释:喻不避艰险。

成语出处:《四游记·老君道教源流》:“入火赴汤,下地上天,灰身没命,愿随大仙。”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入火赴湯

英文翻译:Go to the fire and go to the soup

入火赴汤的意思

入: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赴:1.前往;到(某处)去:赴宴。赴京。2.投身进去:全力以赴。3.古又同“”。

汤:[tāng]1.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米汤。姜汤。煲汤。2.开水;热水:赴汤蹈火。3.中药方剂。用水煎服:茵陈汤。4.也叫成汤、唐、大乙。商朝第一个君主。夏桀残酷暴虐,人民反对,诸侯叛离。汤起兵灭夏,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都亳(今河南商丘)。[shāng]〔汤汤〕水流大而急。

成语评论

入火赴汤”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形容一个人为了某个目标,连大火和沸水都不怕,豁出去了。比如,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医生疫情期间坚守一线——这些行为都可以说是“入火赴汤”。但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

举个具体例子:老张是一家化工厂的技术员,某天设备突然泄露毒气,他二话不说穿上防护服就往里冲。同事问他怕不怕,他摆摆手说:“总得有人去解决,不然整个厂子都要完。”这种“明知危险却硬着头皮上”的心态,正是成语的精髓。不过这里有个疑问:这种“拼命三郎”的做法真的值得提倡吗?

其实这和“赴汤蹈火”有点像,但侧重点不同。“赴汤蹈火”更强调执行命令的坚决,而“入火赴汤”多了点主动选择的意味。比如创业者押上全部身家开发新产品,运动员带伤参赛争荣誉——他们不一定被谁逼迫,而是自己选择迎难而上。这里有个矛盾点:这种孤注一掷的勇气,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

我有个朋友是野生动物摄影师,有次为了拍雪豹在海拔五千米的山上蹲了三个月。他说:“有时候不是不知道危险,但有些事比安全更重要。”这话让我想到,现代社会虽然不像古代需要真刀真枪地拼命,但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火场”和“沸水”。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清楚自己为何而战。

最后留个思考:当你遇到必须“入火赴汤”的情况时,是选择保全自身,还是放手一搏?答案或许就像老张说的:“有些责任,逃不掉也躲不开。”但别忘了,真正的勇气从来不是鲁莽,而是在看清代价后的清醒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