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ù qīn bù rèn
成语解释: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不认所有亲属。形容不通人情世故;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不徇私情。
成语出处:张天翼《万仞约》:“那名堂一立,就六亲不认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六親不認
英文翻译:not to recognize one 's own closest relatives
六:[liù]1.数目。五加一的和。2.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lù]用于地名,如六安(在安徽)。
亲:[qīn]1.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2.婚姻:亲事。3.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4.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5.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6.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7.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qìng]〔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认:1.认识;分辨:认字。认清是非。自己的东西,自己来认。2.跟本来没有关系的人建立某种关系:认了一门亲。认老师。3.表示同意;承认:公认。否认。认可。认输。认错儿。4.认吃亏(后面要带“了”):你不用管,这事我认了。
“六亲不认”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你真的明白它该怎么用吗?举个例子:小李升职后突然对亲戚的求助一概不理,邻居私下议论:“他现在真是六亲不认了!”这里的“六亲不认”带着批评的意味,暗示他变得冷漠功利。但问题来了——这个成语只能用来骂人吗?
其实不然。想象一个法官坚持判亲戚有罪,家人骂他“六亲不认”,但旁观者却说:“这才是真正的公正无私。”这时候成语的贬义就被翻转了,反而成了坚守原则的褒奖。这说明什么?语境决定了成语的“温度”,就像同一把刀,既能切菜也能伤人。
生活中这样的矛盾处处可见。比如朋友借钱不还,你催债时被说“六亲不认”,但换个角度看,这是在维护健康的边界。我有个同事就因为总帮亲戚背锅,最后自己陷入财务危机。用他的话说:“早该学会‘六亲不认’,现在反而害人害己。”这让我想到,成语背后的智慧,往往需要结合具体场景来理解。
有人担心这样做会显得太绝情。但观察那些真正成功的人际关系,恰恰建立在清晰的界限感上。就像园丁修剪树枝,暂时的“无情”是为了整棵树的茁壮成长。现代社会讲究规则意识,适当的“六亲不认”反而能避免很多纠葛。关键不在于是否拒绝,而在于拒绝时的态度是否得体。
下次听到这个词,不妨先别急着下结论。问问当事人背后的故事,也许会发现:那个“六亲不认”的老板,正在为全公司员工的饭碗负责;那个“不讲情面”的家长,其实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成语就像多棱镜,转动角度就能看见不同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