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 bù dí guì
成语解释:亲:亲戚;敌:相当;贵:地位。亲情不能胜过职位的尊卑。形容人情淡薄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21出:“杨妹丈是咱内亲,为何也不竟进?如今亲不敌贵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等
繁体字形:親不敵貴
英文翻译:A dear friend is not dear
亲:[qīn]1.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2.婚姻:亲事。3.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4.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5.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6.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7.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qìng]〔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敌:1.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军。2.敌人:仇敌。残敌。分清敌我。3.对抗;抵挡:所向无敌。寡不敌众。4.(力量)相等的:匹敌。势均力敌。
贵:1.价格高;价值大(跟“贱”相对):绸缎比棉布贵。春雨贵如油。2.评价高;值得珍视或重视:宝贵。可贵。3.以某种情况为可贵:人贵有自知之明。锻炼身体,贵在坚持。4.地位优越(跟“贱”相对):贵族。贵妇人。达官贵人。5.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姓。贵国。高抬贵手。6.姓。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亲不敌贵”这个成语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它到底在说什么?简单来说,“亲不敌贵”指的是血缘亲情有时难以抵挡现实利益的冲击。比如一个家族企业中,创始人原本想将公司交给儿子,但发现儿子能力不足,最终选择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这种“亲情输给实际价值”的抉择,就是成语的典型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亲情会输给现实?其实这并非人性的冷漠,而是社会运作的必然逻辑。就像一台机器需要最适配的零件,一个团队也需要最能创造价值的人。我曾见过一位创业者坚持让表弟担任核心岗位,结果项目因专业度不足而失败。事后他感慨:“感情用事反而害了所有人。”这背后反映的正是“亲不敌贵”的现实智慧。
这种现象是否意味着完全否定亲情?答案是否定的。聪明的做法是找到平衡点。某科技公司老板将堂妹安排到适合她特长的公关岗位,既维系了亲情又保证了效率。这说明“亲不敌贵”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而是考验我们如何让情感与现实共生的应用题。毕竟,完全抛弃人情会失去温度,但盲目任人唯亲可能带来更大危机。
在当代社会,这个成语的启示愈发明显。当00后职场新人更看重专业匹配度,当企业招聘越来越依赖数据评估,我们正在见证“价值导向”思维的胜利。但这不表示要否定人情温暖,就像好的制度设计既需要严谨的规则,也需要人性化的弹性空间。关键在于建立清晰的边界: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情感回归生活场景。
回望历史,晋商票号早有两套用人体系:家族成员掌管财务核心,外聘掌柜负责具体经营。这种“亲贵并重”的模式延续百年,证明情感与价值完全可以共存。或许今天的我们更需要这种智慧——既不被亲情绑架决策,也不因利益斩断羁绊,在动态平衡中寻找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