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iǎn cè gāo wén
成语解释: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
成语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五代史》:‘黄……。’则典册高文亦用之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文书
繁体字形:典册高文
英文翻译:Canon high text
典:1.标准;法则:典范。典章。2.典范性书籍:词典。引经据典。3.典故:用典。出典。4.典礼:盛典。大典。5.主持;主管:典试。典狱。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册:1.古称编串好的竹简。现指本子:画册。名册。2.帝王赐封爵位、称号等:册封。册立。3.量词。用于书:这部书共四册。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哎呦喂,今天咱们来聊聊"典册高文"这个成语吧!先给大伙儿举个栗子:张三翻着祖传的族谱直拍大腿:"这上头的记载真是典册高文啊,连清朝老祖宗娶媳妇花了多少铜板都写得明明白白!"
这时候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这成语听着文绉绉的,到底啥意思啊?"简单来说嘛,典册高文就是说那些正经八百的典籍文献,像咱们现在说的"权威资料"。比如李教授写论文时总爱引用《史记》,还跟学生说:"要搞研究就得看典册高文,网上那些小道消息可不靠谱。"
说来有趣,我最近发现这成语在生活里还挺实用。上周陪老妈看古装剧,看到大臣捧着奏折说"此乃典册高文所载",老妈立马就学会了,第二天买菜跟人砍价都嚷嚷:"菜价可不能乱涨,菜市场管理条例上写得清清楚楚,那可是典册高文!"
不过咱得注意啊,典册高文现在也不光指纸质书啦。就像我表弟整天抱着电子书说:"现在手机里装的可都是典册高文,二十四史都存着呐!"要我说啊,不管是竹简还是电子屏,能传承智慧的都算好东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给年轻人提个醒,追星族给爱豆写应援文案时也爱用这词儿。上个月我在地铁里听见俩小姑娘讨论:"咱们得把哥哥的新专辑解读成典册高文,让黑粉没话说!"虽然听着有点好笑,但能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新事物,倒也是种有意思的传承。
说到底,典册高文就像个知识百宝箱,既能帮咱们了解过去,也能启发新思路。下次遇到需要引经据典的场合,不妨来句"这可是典册高文里说的",保证显得特有文化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