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n róng bìng xù
成语解释:同“兼收并蓄”。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复郑好义书》:“所贵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见,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兼容性大
繁体字形:兼容並蓄
英文翻译:fully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兼:1.把两份并在一起;加倍:兼旬(二十天)。兼程。2.所具有的或所涉及的不只一方面:兼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容:1.容纳;包含:容量。无地自容。这个礼堂能容两千人。2.宽容;原谅:容忍。大度容人。情理难容。3.允许;让:容许。不容分说。容我再想想。4.或许;也许:容或。辗转传抄,容有异同。5.姓。6.脸上的神情和气色:笑容。愁容。怒容。容光。病容。7.相貌:容貌。容颜。仪容。整容。8.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军容。市容。阵容。
并:[bìng]1.合在一起:归并。合并。把三个组并成两个。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并蒂莲。我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3.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两说并存。相提并论。4.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你以为他糊涂,其实他并不糊涂。所谓团结并非一团和气。5.并且:我完全同意并拥护领导的决定。6.用法跟“连”相同(常跟“而”、“亦”呼应):并此而不知。并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bīng]山西太原的别称。
蓄:1.积聚;储存起来:蓄洪。2.心里藏着:蓄意。
“兼容并蓄”常用来形容包容不同事物或观点。比如:“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特别兼容并蓄,既鼓励员工提出创新点子,又允许传统工作方式的存在。”这种环境下,员工不会因为想法“不够新潮”被否定,也不会因坚持流程被指责保守。
有人可能会问:兼容并蓄是不是等于没有原则?其实不然。兼容并蓄的核心在于筛选与平衡,而非全盘接受。比如一位厨师融合川菜和粤菜,并不是简单把辣椒和海鲜乱炖,而是研究两种菜系调味的共通点,找到“麻香提鲜”的平衡方案。这种有选择的融合,才能创造独特价值。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例子:社区图书馆既有纸质书专区,也设置了电子阅读区,还在角落保留着老人们的象棋桌。不同年龄、不同习惯的人在这里各得其所,这就是空间设计上的兼容并蓄。它不要求所有人做同样的事,而是用多样性增加场所的活力。
为什么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思维?观察城市发展会发现,那些发展最快的区域往往兼具传统市场和科技园区。就像深圳南头古城,明代城墙与AR导览共存,历史感与科技感相互赋能。这种“不冲突的混搭”反而成为吸引人才的关键。
个人认为,兼容并蓄最难的不是接纳差异,而是保持自身特质。就像水墨画留白的智慧:纸张的空白衬托墨色的浓淡,但若把水彩、油画颜料全堆上去,就失去了意境。真正的包容,是在尊重差异的同时守住核心,像榕树的气根,既向外延伸又始终连着主干。
最后看个反常识的例子:健身房里跳广场舞。年轻人练器械的铿锵声,和阿姨们《最炫民族风》的旋律看似冲突,但有些健身房专门划分时段共享场地。结果会员数增加了30%,因为不同群体都觉得“这里能容得下我”。空间还是那个空间,改变的是管理者的包容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