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ng wán bù huà
成语解释:冥顽:昏庸顽钝,愚钝无知。指人十分愚钝不开窍
成语出处:冯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1章:“本想叫你回心转意,改恶从善,不料你如此无礼,冥顽不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骂人
繁体字形:冥頑不化
英文翻译:Indomitable
冥:1.昏暗:幽冥。晦冥。2.深奥;深沉:冥思。冥想。3.糊涂;愚昧:冥昧。冥顽。4.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阴间:冥府。
顽:1.愚蠢无知:冥顽不灵。2.不容易开导或制伏;固执:顽梗。顽疾。顽敌。3.顽皮:顽童。4.姓。5.同“玩1”。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化:[huà]1.变化;使变化:化脓。化名。化装。顽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为零。化悲痛为力量。2.感化:教化。潜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冻。化铁炉。太阳一出来,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烧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学:理化。化工。化肥。8.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化。美化。恶化。电气化。机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缘。化斋。化了些米面来。[huā]同“花2”。
“冥顽不化”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形容一块顽固的石头,但放在人身上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同事老张总坚持用纸质表格记录数据,哪怕公司已经普及了数字化系统。大家劝他试试新工具,他却摆摆手说:“我这方法用了二十年,改不了!”结果数据统计频频出错,拖慢了整个团队的进度。这就是典型的“冥顽不化”——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因为习惯或偏见拒绝改变。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人宁愿犯错也不愿调整?其实背后藏着两种心态:一是害怕未知带来的失控感,就像习惯了走夜路的人,突然给一盏灯反而觉得刺眼;二是把“坚持自我”误当作“有原则”,混淆了固执和信念的区别。但换个角度看,这种“顽固”是否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坚持传统手艺的匠人,如果完全迎合市场丢掉手艺,文化传承可能就此断裂。这里的关键在于区分“坚守价值”和“拒绝进步”。
我曾在社区活动中见过一位坚持垃圾分类的阿姨。当时整个小区只有她天天把垃圾分五类处理,邻居都笑她“冥顽不化”。但半年后政策推行垃圾分类,她反倒成了社区指导老师。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某些看似固执的行为,可能只是超前于时代认知。当我们评判他人“冥顽不化”时,或许该多问一句:这份坚持背后,是否藏着未被理解的智慧?
如何避免自己陷入真正的冥顽不化?有个简单的方法:定期做“认知体检”。比如季度末复盘时,可以列出三个自己坚持的习惯或观点,诚实地问:“如果今天重新选择,我还会这样做吗?”就像手机系统需要更新,人的思维方式同样需要迭代。保持开放不等于随波逐流,而是让坚持的事物经过理性筛选,真正成为值得守护的“铠甲”,而非束缚成长的“枷锁”。
最后想说,世界像个巨大的调色盘,有人喜欢保持纯色,有人热衷混合创新。与其急着给“冥顽不化”贴标签,不如把它看作人性光谱中的一种颜色。重要的是在坚守与改变之间找到平衡点——就像一棵树,既要有深深扎进土壤的根,也要有随风摇曳的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