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īng jī yù gǔ

成语解释: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性肌肤洁白细腻。也形容梅、水仙、荷花等鲜艳洁净。

成语出处:后蜀 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有时形容梅、水仙、荷花等鲜艳洁净

繁体字形:冰肌玉骨

英文翻译:smooth and fair

冰肌玉骨的意思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肌:肌肉,人体和动物体的一种组织。由许多肌纤维集合而成。分横纹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成语评论

哎妈呀,说到“冰肌玉骨”这词儿,你是不是立马想到古装剧里那些仙气飘飘的角色?比如这句例句:“她一袭白衣站在雪地里,冰肌玉骨的模样仿佛画中走出的仙子。”你看,是不是画面感直接拉满?

不过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形容美女吗?”哎,还真不一定!比如这句:“老张收藏的那块玉石,通体透亮、冰肌玉骨般的质地,连专家看了都竖大拇指。”瞅瞅,换个场景照样能用,关键得抓住“晶莹剔透”和“清冷美感”这俩核心。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年轻人夸人都不走寻常路,前两天听到个新用法:“别看小王平时运动量大,人家皮肤状态冰肌玉骨的,防晒霜怕不是焊脸上了吧?”(笑)你看,连防晒狂魔都能用这词调侃,说明成语也在与时俱进嘛!

有人可能要杠了:“这词儿是不是太文绉绉了?”别慌,咱看这句日常对话:“你这新买的玻璃杯绝了啊,冰肌玉骨的手感配冷泡茶,简直天生一对!”你品,你细品,是不是既保留古韵又接地气?

个人觉得啊,这成语最妙的是自带降温效果。大热天看见商场橱窗里展示的水晶摆件,脱口就能来句:“嚯,这设计冰肌玉骨的,看着心里都凉快三度!”可比单纯说“好看”有意思多了。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用成语千万别生搬硬套。要是夸东北大碴子粥“冰肌玉骨”,那画面可太魔性了不是?还是得用在真正契合“清冷、通透、无瑕”特质的对象上,才能让语言既有韵味又不违和。

冰肌玉骨的造句

  1. 造句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鬃乱。
  2. 造句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3. 造句 白色的梅花如银雕玉琢雪塑,冰肌玉骨,是那么清丽超然,清雅脱俗,清白无瑕,清正无邪,令人望之肃然起敬。
  4. 造句 国色天香,乃牡丹之富贵;冰肌玉骨,乃梅萼之清奇。兰为王者之香,菊为隐逸之士。
  5. 造句 飞雪中的梅花,更显得冰肌玉骨(造 句 网),晶莹可爱。
  6. 造句 换却冰肌玉骨胎,丹心吐出异香来。
  7. 造句 冰霜中的菊花,更显得冰肌玉骨,十分可爱。
  8. 造句 我的祝福冰肌玉骨,愿你快乐冰清玉洁,烦恼冰消瓦解,好运冰封身边,成功冰镇心田。冰雪聪明的你,日子将如冰糖葫芦越吃越甜,幸福保鲜长久。
  9. 造句 我的祝福冰肌玉骨,愿你快乐冰清玉洁,烦恼冰消瓦解,好运冰封身边,成功冰镇心田。
  10. 造句 梅花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神为世人所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