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ěng yǎn jìng kàn
成语解释: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
成语出处:唐·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疾危必厌神明药,心惑多嫌正直言,冷眼静看真可笑,倾怀与说却为冤。”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冷眼静看
英文翻译:Cold eyes
冷:1.温度低;感觉温度低(跟“热”相对):冷水。现在还不算冷,雪后才冷呢。你冷不冷?2.使冷(多指食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3.不热情;不温和:冷面孔。冷言冷语。冷冷地说了声“好吧”。4.寂静;不热闹:冷落。冷清清。5.生僻;少见的:冷僻。冷字。6.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冷货。冷门。7.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冷箭。冷枪。冷不防。8.比喻灰心或失望:心灰意冷。看到他严厉的目光,我的心冷了半截。9.姓。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静:1.安定不动(跟“动”相对):静止。安静。风平浪静。静静的湖水。2.没有声响:寂静。清静。傍晚,公园里很静。3.使平静或安静:静下心来。请大家静一静。4.姓。
看:[kàn]1.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看书。看电影。看了他一眼。2.观察并加以判断:我看他是个可靠的人。你看这个办法好不好。3.访问:看望。看朋友。4.对待:看待。另眼相看。别拿我当外人看。5.诊治:王大夫把我的病看好了。6.照料:照看。衣帽自看。7.用在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或词组前面,表示预见到某种变化趋势,或者提醒对方注意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某种不好的事情或情况:行情看涨。别跑!看摔着!。看饭快凉了,快吃吧。8.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试一试(前面的动词常用重叠式):想想看。找找看。等一等看。评评理看。先做几天看。[kān]1.守护照料:看门。看自行车。一个工人可以看好几台机器。2.看押;监视:看犯人。看俘虏。
说到“冷眼静看”这个成语,你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站在人群之外,面无表情地观察周围的一切。比如同事在会议上激烈争论时,你选择不插话,只是默默记录每个人的观点和逻辑漏洞——这时候你的状态就属于“冷眼静看”。
有人可能会问:“冷眼静看不就是袖手旁观吗?”其实两者大不相同。前者强调带着理性观察,后者则带有消极逃避的意味。就像看到朋友陷入网络谣言风波时,与其跟着情绪化转发,不如先查证信息来源,这正是冷眼静看的具体应用。
记得去年小区物业涨价风波,多数业主在群里骂声一片。我选择先调取过去三年的收支明细,发现成本确实上涨了20%。当我把整理好的表格发到群里,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立刻缓和不少。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冷眼静看不是冷漠,而是给情绪装上刹车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冷眼静看反而成了稀缺能力。地铁上看到老人训斥不让座的年轻人,别急着站队,或许那位年轻人刚结束12小时手术;短视频里爆火的“反转新闻”,别急着愤怒,让真相再飞一会儿。这种思维方式能帮我们避开多少无谓的争执?
有人担心这样会显得不合群,其实恰好相反。就像品茶师需要静心观察茶叶舒展,医生需要冷静判断病症表象,真正的深度思考往往始于旁观者的姿态。下次遇到突发事件时,不妨试试先深吸三口气,把自己暂时抽离出来——你会发现,很多看似复杂的事情,换个角度就豁然开朗。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越是阅历丰富的人,越擅长用冷眼静看的方式处理问题。他们像经验丰富的船长,既不会因风浪惊慌,也不会无视潜在风险。这种智慧或许正是来自年复一年在惊涛骇浪中修炼出的定力。
当朋友圈被某条热点刷屏时,你是选择随波逐流地转发,还是先查证事实?在这个信息过载的世界里,保持清醒的观察或许比匆忙表态更需要勇气。毕竟,看清迷雾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