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án fū sú zǐ
成语解释:泛指平庸的人。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指平庸的人
繁体字形:凡夫俗子
英文翻译:ordinary people
凡:1.平凡:凡庸。自命不凡。2.宗教迷信和神话中称人世间:思凡。下凡。3.姓。4.凡是:凡年满十八岁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5.总共:不知凡几。全书凡二十卷。6.大概;要略:大凡。发凡。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4”。见〖工尺〗。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妇。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关,万夫莫开。3.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渔夫。农夫。轿夫。4.旧时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词。那;这:独不见夫螳螂乎?2.人称代词。他:使夫往而学焉。3.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夫战,勇气也。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俗: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哎哟,说到“凡夫俗子”这成语,大家是不是觉得特接地气?说白了,它不就是形容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嘛!不过别急着撇嘴,平凡人也有平凡人的精彩,不信咱们唠唠?
比如老张吧,街角开包子铺的,每天凌晨三点起来和面调馅儿。有人问他:“老张啊,这么拼图啥?”他嘿嘿一笑:“咱就是个凡夫俗子,能把包子蒸得比别家暄乎,街坊吃得香就够乐呵了!”你品,这平凡里是不是藏着股子韧劲儿?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当凡夫俗子多没劲啊?谁不想当大人物?”嘿,这话说得!隔壁王姐在社区教广场舞,二十年带出上千学员。她说:“咱虽然是凡夫俗子,可教会老太太们劈叉下腰,看着她们乐开花,这成就感不比拿奖杯差!”您瞧,小人物也能活出大境界不是?
再说个新鲜的。最近短视频上有个外卖小哥,边送餐边用文言文解说街景。网友都惊了:“您这文采当骑手屈才了吧?”他对着镜头挠头:“害,我就是个凡夫俗子,送餐是工作,念诗是爱好,两不耽误多带劲!”要我说啊,能把日子过成诗,管他凡不凡俗不俗的?
其实咱们传统文化里早有智慧。《菜根谭》里写:“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卿相。”您琢磨琢磨,这话多通透!平凡人做实在事,照样能活出卿相般的格局。就像我老家二舅,守着几亩果园种出金奖苹果,县里给他戴大红花那天,那笑容比谁都灿烂。
要说个人观点,我倒觉得现在社会有点“不凡焦虑症”。人人都想当网红、做精英,反倒把“凡夫俗子”活成了贬义词。可拉倒吧!没有绿叶哪来红花?没有螺丝钉哪来大机器?平凡不是平庸,能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那才是真本事!
最后唠句实在的:甭管别人说啥,咱就大大方方当个凡夫俗子。该搬砖时好好搬砖,该追梦时撒丫子追梦。就像村头老槐树,看着不起眼,可它的根扎得深呐,风雨来了照样枝繁叶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