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àn fū sú zǐ
成语解释:贩夫:指贩卖货物的小商人。泛指商贩等下层平民。
成语出处:明 顾大典《青衫记 茶客娶兴》:“况且刘员外是个为客的人,贩夫俗子,教我怎生伴着他。”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平民
繁体字形:販夫俗子
英文翻译:common people
贩:1.商人卖货物:贩粮食。贩牲口。2.贩卖货物的小商人:小贩。摊贩。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妇。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关,万夫莫开。3.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渔夫。农夫。轿夫。4.旧时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词。那;这:独不见夫螳螂乎?2.人称代词。他:使夫往而学焉。3.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夫战,勇气也。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俗: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哎呦喂,今天咱就来唠唠“贩夫俗子”这个成语!您瞅瞅,这词儿乍一听像是在说市井小民,但里头可藏着大学问呢。话说回来,到底啥样的人算贩夫俗子?说白了就是那些起早贪黑讨生活的普通人,像街角卖豆浆的老王、菜市场吆喝的张大婶,可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嘛。
您要问这成语用起来啥感觉?举个栗子哈——电视剧里常有这样的桥段:“咱就一贩夫俗子,哪懂那些弯弯绕绕的官场门道?”您看,这话既表明了身份,又带着点自嘲的机灵劲儿。不过话说回来,普通人就真没大智慧吗?我看未必!上次隔壁修车铺李师傅三下五除二解决了我家漏水的难题,那手艺比专业工程师还麻溜。
有个事挺有意思的,您说这成语是褒是贬?要我说啊,得看说话人的语气。前儿在公园听俩大爷下棋,穿灰夹克的那位拍着大腿喊:“别整那些虚的,咱们贩夫俗子就讲究实在!”这话里可透着自豪劲儿。反过来要是有人鼻孔朝天说“跟贩夫俗子说不明白”,那妥妥的带着阶级偏见。
您猜怎么着?现在连创业圈都流行用这词儿了。我表妹开网店卖手工皂,她在直播里跟粉丝唠嗑:“咱就是贩夫俗子创业,东西好不好您用了就知道!”这话既拉近距离,又暗戳戳传递品质自信。要我说啊,现在这世道,贩夫俗子的生活智慧反而成了香饽饽,您看那些短视频平台上的民间高手,哪个不是把日子过成诗?
说到底啊,甭管时代咋变,贩夫俗子才是社会的底色。就像我爷爷常念叨的:“高楼大厦盖得再高,离了打地基的工人也白搭。”这话糙理不糙,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哪天要是路上遇见个朴实无华的贩夫俗子,保不齐人家兜里揣着您想不到的生活哲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