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ū tóu zhī rì
成语解释:出头:摆脱困境等。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庞娟夜走马陵道》第三折:“如今佯推风疾举发,白日里与儿童作戏,到晚间共羊犬同眠。不知几时才得个出头之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翻身的日子
繁体字形:出頭之日
英文翻译:have one 's day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出头之日”这成语,大伙儿肯定听过吧?说白了,就是形容人终于熬出了头,从困境里爬出来见光了。比如说啊,老李在单位干了十年冷板凳,最近突然被提拔成部门主管,同事们都感叹:“老李这算是等到出头之日了!”
哎,这时候有人要问了:“那出头之日非得靠熬吗?”你别说,还真不一定!隔壁小王创业失败三次,第四次靠着短视频风口一夜爆红,这算不算“出头之日”?要我说啊,这词儿讲究的是个时机+积累——就像种菜,光浇水不施肥不行,光施肥不晒太阳更不行。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社会节奏快得跟开高铁似的,好多人急着找“速成秘籍”。其实啊,你品,你细品:当年诸葛亮在茅庐里宅了二十七年,出山直接就是三国顶流。要是搁现在,估计早就被亲戚念叨“躺平青年”了。所以说啊,急啥呢?该来的总会来,关键得把自己修炼成“插座”,等风口来了立马能插上电。
最近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年轻人把“等出头之日”当成口头禅,结果天天刷手机到半夜。要我说啊,这就像站在自动扶梯上原地踏步——光等着机器带,自己不抬腿可不行。你看那些真混出头的,哪个不是白天拼命干,晚上偷摸学新技能的?
最后整点实在的:现代社会确实机会多,但竞争也够呛。想要出头,咱得学学竹子——前四年就长3厘米,第五年开始每天蹿30公分。说白了,现在的蛰伏,都是在给未来的爆发攒能量。别急着焦虑,先踏踏实实把手头的事做好,剩下的交给时间,指不定哪天就突然开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