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ū mén rú bīn
成语解释:出外做事象接待贵宾那样认真谨慎。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出門如賓
英文翻译:Like a guest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宾:1.客人(跟“主”相对):外宾。宾至如归。2.姓。
哎哟,今天咱们来聊聊“出门如宾”这个成语,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出门在外要像对待宾客一样讲礼貌、守规矩。比如说,老张去外地出差,见到客户就主动握手问好,吃饭时让客户先动筷子,这不就是典型的“出门如宾”吗?
那问题来了——为啥非得“像宾客”呢?嘿,这里头有个门道:你想想啊,在家可能随便穿个拖鞋、翘个二郎腿没人管,但到了别人的地盘上,礼貌就是通行证嘛!比如小王第一次去女朋友家见父母,进门先递礼物,说话带“请”“谢谢”,丈母娘当场笑得合不拢嘴。你懂的,这就是“出门如宾”的实战效果。
不过依我看啊,现在这词儿还能升级换代。比方说直播带货的主播,对着镜头也得“如宾”吧?哪怕穿着睡衣,开口就是“家人们晚上好”,这不就是把观众当贵客伺候着么?时代变了,形式可以灵活,但那份尊重人的内核可不能丢。
话说回来,有人觉得这样会不会太假?要我说啊,关键看走不走心。就像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姐,天天笑眯眯说“您要加几个蛋”,虽然话术固定,但那份热情是实打实的。这种“出门如宾”就特别招人待见,回头客能排长队。
最后提个醒儿,可别光对外人“如宾”,对自家人也得留点温柔。见过太多人对外点头哈腰,回家对老婆孩子摆臭脸,这就本末倒置了嘛。说到底,“出门如宾”是修养,更是种生活智慧,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