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
  • xíng
  • tó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n xíng tóng qì

成语解释: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成语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繁体字形:分形同氣

英文翻译:Diversity

分形同气的意思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形: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形诸笔墨。4.对照:相形见绌。5.姓。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成语评论

你听说过“分形同气”这个成语吗?它常被用来形容事物间虽形态不同,但本质相通的关系。比如春天的柳枝和秋天的枫叶,一个柔美一个热烈,却都承载着季节更迭的生命力。再比如一个创业团队里,有人擅长策划,有人精于执行,看似各做各的,实则都在为同一个目标注入能量。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殊途同归”有什么区别?关键差异在于观察角度。“分形同气”强调从不同形态中找到共同内核,就像短视频和长文章都能传递知识;而“殊途同归”更关注最终结果的趋同性,比如登山者选择不同路线最终都抵达峰顶。

现代生活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以在线教育为例,直播课、知识卡片、互动问答等形式迥异,但都服务于知识传播这个核心。这让我想到,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往往不是彻底颠覆,而是在保持内核稳定的前提下拓展表现形式。

另一个常见疑问:如何在团队协作中运用这个概念?答案藏在“求同存异”的智慧里。去年参与跨部门项目时,设计组坚持视觉优先,技术组强调逻辑严谨,当我们把争论焦点转向“如何提升用户体验”这个共同目标时,分歧自然转化成了互补优势。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对理解传统文化特别有帮助。中国山水画里的留白与着墨,书法中的飞白与顿挫,看似矛盾的表现手法,实则都在营造气韵流动的美感。这种东方智慧提醒我们:在追求标准化效率的今天,更要学会欣赏多样形态背后的统一性。

下次看见咖啡馆里有人读书、有人敲代码、有人谈生意时,或许能更深刻体会这个成语的意蕴——不同形态的活动,都在为城市注入人文温度与创新活力。这种认知不仅能减少对异己的排斥,还能帮助我们在差异中发现隐藏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