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
  • h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n háo xī lí

成语解释: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细微。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採,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辨白,分毫析厘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形容分析细微深入

繁体字形:分毫析釐

英文翻译:Minute and minute

分毫析厘的意思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毫:1.细长而尖的毛:狼毫笔。羊毫笔。2.指毛笔:挥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毫。二毫。4.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无头绪。5.(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质量或重量,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货币单位,即角。

析:1.分开;散开:析居。条分缕析。分崩离析。2.分析:剖析。解析几何。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3.姓。

厘:1.(某些计量单位的)百分之一:厘米。厘升。2.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毫等于1厘,10厘等于1分。b)质量或重量,10毫等于1厘,10厘等于1分。c)地积,10厘等于1分。3.利率,年利率1厘是每年百分之一,月利率1厘是每月千分之一。4.整理;治理:厘定。“釐”

成语评论

分毫析厘”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实际生活中处处能用到。举个例子,小张负责核对公司年度报表时,发现某笔支出比预算多了0.3%,他立即层层追溯,最后发现是打印机耗材采购价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造成的误差——这就是典型的“分毫析厘”。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这么较真?其实很多重要发现都藏在细节里。就像医生看体检报告时,某个指标小数点后的变化可能预示着健康风险;工程师检测桥梁时,0.01毫米的裂缝扩张可能关系到公共安全。

我最近装修房子就深有体会。拿着设计师的报价单逐项比对,发现“墙面处理费”里包含了三遍腻子的施工标准,但工人实际只做了两遍。正是这种分毫析厘的态度,帮我避免了后期墙漆开裂的隐患。

不过要注意,分毫析厘不等于斤斤计较。有个朋友网购时反复对比三家店铺0.5元的差价,结果浪费两小时还买贵了运费。这说明运用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抓关键细节,而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钻牛角尖。

工作中观察老会计做账特别有意思。他们能把整本凭证的金额核到分毫不差,却不会纠结茶水间用了多少张抽纸。这种精准把握重点的能力,才是“分毫析厘”的正确打开方式。

下次遇到需要精细处理的事情时,不妨戴上“分毫析厘”的放大镜。但同时记得随身带把筛子,过滤掉那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毕竟生活不是精密仪器,留点弹性空间反而走得更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