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 háo bù chā
成语解释:分毫:形容很少的数量,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差:差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大尹将所报伤处,将卷对看,分毫不差。”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十分准确
繁体字形:分毫不差
英文翻译:perfectness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毫:1.细长而尖的毛:狼毫笔。羊毫笔。2.指毛笔:挥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毫。二毫。4.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无头绪。5.(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质量或重量,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货币单位,即角。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差:[chā]1.义同“差”(chà):差别。差异。2.减法运算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2中,2是差。也叫差数。3.稍微;较;尚:差可。天气差暖。[chà]1.不相同;不相合:差得远。2.错误:说差了。3.缺少;欠:差点儿。还差一个人。4.不好;不够标准:质量差。[chāi]1.被派遣去做的事;公务;职务:兼差。出差。2.旧时指被派遣的人;差役:听差。解(jiè)差。[chài]同“瘥”。[cī]见〖参差〗(cēncī)。
老铁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分毫不差”这个成语。你瞅瞅这词儿,光听字面就透着股“强迫症患者狂喜”的劲儿,到底是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精确到头发丝儿都不带差的!
举个栗子啊,前两天看新闻说嫦娥六号月球采样,那机械臂抓取月壤的时候,啧啧啧——必须分毫不差地避开碎石,稍微手抖一下,几个亿的设备可能就废了。你说这要换成我拿筷子夹花生米,估计得撒一桌子!(这里插个话:科技发展是不是让“分毫不差”越来越重要了?)
不过您可别以为这词儿只能用在高端场合。隔壁王婶儿做糖醋排骨才叫绝活,白醋20克、冰糖15粒,分毫不差地照着老方子来。有次我偷摸多加了半勺酱油,好家伙,直接被她尝出来了!您说这是不是应了那句老话——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哎,说到这儿有人要问了:“现代社会讲究效率,死磕分毫不差会不会太轴?”要我说啊,这事儿得看场合。您看医院做开颅手术,那主刀大夫要是敢“差不多得了”,患者家属不得急眼?但要是写情书还抠字眼儿,怕是对象都跑没影儿喽!(突然想到:咱老祖宗造这成语的时候,怕不是被木匠师傅逼出来的吧?)
前阵子跟做会计的表姐聊天,她说现在电子支付普及后,对账反而更得讲究分毫不差。“以前现金找零还能四舍五入,现在每笔交易都是数字记录,差一毛钱都得熬夜查账到天明。”您听听,科技这把双刃剑,既方便了生活,也逼着人把“分毫不差”练成肌肉记忆。
不过依我看呐,追求精准固然重要,但有时候也得学会“抓大放小”。就像盖房子,地基桩位必须分毫不差,但墙漆色号差个0.5度,说不定还能碰撞出意外惊喜呢!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给大伙儿留个思考题:您觉得在人工智能时代,“分毫不差”是会变成基本操作,还是反而显得不够灵活?这事儿啊,就跟咸豆花甜豆花之争似的,怕是能唠上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