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 yòng hòu shēng
成语解释: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
成语出处:《尚书 大禹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
繁体字形:利用厚生
英文翻译:make proper use of resources and enrich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厚:1.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厚木板。厚棉衣。嘴唇很厚。2.厚度:下了两寸厚的雪。3.(感情)深:深情厚谊。交情很厚。4.厚道:宽厚。忠厚。5.(利润)大;(礼物价值)大:厚利。厚礼。6.(味道)浓:酒味很厚。7.(家产)富有;殷实:家底儿厚。8.优待;推崇;重视:厚此薄彼。厚今薄古。9.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利用厚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背后的意思其实特别实在——用好资源,让生活更滋润。比如一家奶茶店老板发现每天剩下的水果总被扔掉,后来他尝试把品相稍差的水果做成冰沙特价卖,结果既减少了浪费,又吸引了新顾客。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利用厚生”:不浪费现成资源,还能创造新价值。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节约有什么区别?其实关键在于“主动设计”。比如同样是用旧衣服改包包,普通节俭是“能省则省”,而利用厚生是“研究怎么改得更时尚好卖”。前者是被动止损,后者是主动创造增量价值。就像疫情期间有餐厅把闲置的厨房开放给外卖骑手热饭,既解决了员工闲置问题,又建立了社区好感度。
我观察到,真正会“利用厚生”的人都有个共同点:他们像玩拼图一样看待资源。有个朋友把家里老房子改造成共享厨房,墙面剥落反而成了复古特色,老灶台变成拍照打卡点。这种思维转换特别值得学习——所谓的“废料”可能只是放错位置的宝藏。
当代社会尤其需要这种智慧。你看新能源车用退役电池做储能设备,服装品牌用咖啡渣做抗菌面料,这些创新本质上都是“利用厚生”的升级版。有个数据很有意思:2023年全球循环经济市场规模已达6500亿美元,这说明合理利用资源不仅是美德,更是实实在在的商机。
下次看到家里闲置物品时,不妨多问一句:“这东西还能怎么焕发第二春?”可能就会触发意想不到的创意。毕竟地球资源就这么多,把每份材料用到极致,才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