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é yòng hòu shēng
成语解释:节:节制,减省;厚:宽厚。节约用度,充裕人民生活
成语出处: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参军中山张曼伯赞》:“谦谦曼伯,不逾规矩,节用厚生,保家之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節用厚生
英文翻译:Saving money and making a living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厚:1.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厚木板。厚棉衣。嘴唇很厚。2.厚度:下了两寸厚的雪。3.(感情)深:深情厚谊。交情很厚。4.厚道:宽厚。忠厚。5.(利润)大;(礼物价值)大:厚利。厚礼。6.(味道)浓:酒味很厚。7.(家产)富有;殷实:家底儿厚。8.优待;推崇;重视:厚此薄彼。厚今薄古。9.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节用厚生”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古雅,但它的核心思想其实特别接地气——少浪费、多惠民。举个例子:某社区把废弃的停车场改建成免费菜园,既减少了维护空地的开支,又让居民吃上新鲜蔬菜,这就是典型的“用最少的资源办最实在的事”。
为什么要提倡这种理念? 比如你家里囤了太多打折买的日用品,最后过期扔掉,既浪费钱又污染环境;但如果是超市通过精准进货减少库存积压,把省下的钱给员工加薪,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前者是过度消费的陷阱,后者则是“节用厚生”的智慧。
有个有趣的现象:日本企业会把打印机设置为双面默认打印,每年节省的纸张相当于3000棵大树。但更妙的是,他们用省下的经费给员工购买健身卡——省钱和关怀原来可以同时实现。这让我想到:很多好决策就像跷跷板,找到支点就能两头兼顾。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还需要抠这些小钱吗?”看看荷兰的自行车高速公路就明白了。政府没花巨资拓宽汽车道,反而用彩色沥青画出专用骑行线路,结果通勤时间缩短20%,市民医疗支出同步下降。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正是现代版“节用厚生”的魅力。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最值得玩味的是它的动态平衡。就像煮粥时火太大容易糊锅,火太小又煮不熟,掌握好资源投入的尺度才是关键。疫情期间有个小餐馆老板的做法让我印象深刻:他把原本要扔掉的菜根做成免费小菜,反而吸引了更多顾客——有时候,解决问题的钥匙就藏在被忽视的细节里。
当我们在讨论环保或可持续发展时,其实都是在说同一件事:如何让每份投入产生更大的涟漪效应。就像往池塘丢石子,选对角度就能让水花溅得更远。下次规划家庭预算或公司项目时,不妨先想想:这笔钱能不能既省着花,又花得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