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òu
  • shēng
  • y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òu shēng lì yòng

成语解释:谓富裕民生物尽其用。语出《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沉集传:“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

成语出处:语出《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沈集传:“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厚生利用

英文翻译:Make good use of

厚生利用的意思

厚:1.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厚木板。厚棉衣。嘴唇很厚。2.厚度:下了两寸厚的雪。3.(感情)深:深情厚谊。交情很厚。4.厚道:宽厚。忠厚。5.(利润)大;(礼物价值)大:厚利。厚礼。6.(味道)浓:酒味很厚。7.(家产)富有;殷实:家底儿厚。8.优待;推崇;重视:厚此薄彼。厚今薄古。9.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成语评论

说到“厚生利用”,许多人可能觉得这个词有点陌生。其实它最早出自《尚书》,字面意思是“让百姓生活富足,让资源物尽其用”。比如某地政府将废弃工厂改造成文创园区,既能保护历史建筑,又能带动就业——这就是典型的厚生利用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资源利用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厚生”二字。就像农民用秸秆制作有机肥料,不仅解决了焚烧污染,还提升了土壤质量。这种既满足现实需求又创造附加价值的做法,才称得上厚生利用

最近在杭州看到个有趣案例:社区把厨余垃圾制成堆肥,免费提供给居民种花种菜。有居民说:“以前觉得垃圾处理是负担,现在反而成了资源。”这让我想到,厚生利用的精髓,或许就是找到事物隐藏的关联性,让看似无用的东西焕发新生。

企业层面也在实践这个理念。某手机厂商推出以旧换新服务,把回收的旧手机拆解后,贵金属提取率能达到98%。这种闭环模式既环保又盈利,印证了古老智慧在现代商业中的可行性。毕竟,真正的可持续从不是牺牲发展,而是创造多赢。

个人生活中其实处处可以实践。比如把旧衣物改造成购物袋,既减少浪费又培养动手能力。有数据显示,普通人衣柜里30%的衣物处于闲置状态。如果我们能改变“用新弃旧”的习惯,或许就能更接近厚生利用倡导的智慧。

看着阳台上用快递箱改造的花盆,突然明白:所谓厚生利用,本质上是对万物的珍视。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学会建立资源之间的新连接,或许比单纯追求效率更重要。当每个选择都带着这份考量,我们的生活方式自然会变得更轻盈也更富足。

"厚生利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