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ěi miàn chēng chén
成语解释: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投降
繁体字形:北靣稱臣
英文翻译:swear allegiance facing the north
北:[běi]1.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2.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bèi]古同“背”,违背,违反。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称:[chēng]1.叫;叫做:自称。他足智多谋,人称智多星。队员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队长。2.名称:简称。俗称。3.说:称快。称便。连声称好。4.赞扬:称叹。称赏。称许。5.姓。6.测定重量:把这袋米称一称。7.举:称觞祝寿。[chèn]适合;相当:称体。称心。对称。匀称。[chèng]同“秤”。
臣: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3.姓。
说到“北面称臣”这个成语啊,可能有人会疑惑:这“北面”到底是啥意思?难道和地理方向有关?哎,您还真说对了!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帝王面南而坐,臣子自然要面北行礼,所以“北面称臣”就用来形容向别人低头臣服。说白了,就是“认大哥”的意思嘛!
举个例子,比如楚汉争霸那会儿,刘邦要是没打赢项羽,说不定就得反过来对项羽“北面称臣”了。不过历史没有如果,最后反倒是项羽乌江自刎,刘邦成了汉朝开国皇帝。你看,这成语背后还藏着成王败寇的残酷逻辑呢!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现在都用这成语形容啥场景啊?嘿,别说,还真挺贴切!比如两家公司竞争,小公司被大集团收购,员工私下调侃:“咱这算不算集体北面称臣啊?”虽然带点自嘲,但确实能生动表达“服软合作”的状态。
不过说句实在话啊,咱普通人生活中用这词的机会不多。但它的核心思想——认清形势、适时退让——倒是挺值得琢磨。就像打游戏遇到大佬带飞,你主动让出指挥权,这不也是一种“战术性北面称臣”吗?你品,你细品!
个人觉得啊,这成语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的空间感。一个方位词就把权力关系说得明明白白,比直接说“我服了”可高级多了。不过话说回来,现在都21世纪了,“称臣”这种事更多是比喻意义,关键还得看当事人能不能像越王勾践那样,表面称臣暗地蓄力,最后来个绝地反杀。
说到底,“北面称臣”既讲现实也讲智慧。用得好是策略,用不好就是懦弱。就像职场新人刚入职时,该谦虚时谦虚,该表现时表现,这个度要是把握好了,可比单纯地“称臣”或者“硬刚”聪明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