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āng
  • guó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uāng guó jì shí

成语解释: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成语出处:《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匡国济时,除凶拨乱。”唐·李翱《卓异记·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龄初与杜如晦为友,属隋室丧乱,未尝不慨然相顾,有匡国济时之心。”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挽救时局

繁体字形:匡國濟時

英文翻译:Help the country and save the time

匡国济时的意思

匡:1.纠正:匡谬。2.救;帮助:匡助。匡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3.粗略计算;估计:匡计。匡算。匡一匡。4.料想(多见于早期白话):不匡。5.姓。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成语评论

"匡国济时"这个成语听起来很宏大,但它真的离我们普通人很远吗?让我们先看个例子:某科技公司研发的智能防疫系统在疫情期间帮助政府快速追踪密接人群。这看似是商业行为,实际上不正是在"匡扶国家、救助时局"吗?

有人可能会问:"普通人怎么参与匡国济时?"其实企业家开发环保产品、教师培养下一代公民、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这些日常行为都在构建社会的良性循环。就像乐高积木,每个人的微小贡献最终能拼出时代图景。

当遇到"当代社会还需要这种传统价值观吗"的质疑时,不妨看看深圳的"时间银行"模式。年轻人通过志愿服务积累"时间积分",等自己需要帮助时可以兑换服务。这种互助机制既解决社会问题,又创造新型人际关系,正是"匡国济时"的现代化表达。

我观察到当代青年更倾向"精准匡济"。有个90后程序员开发了视障人士导航APP,他坦言:"解决具体问题比空谈理想更有成就感。"这种务实态度反而让传统成语焕发新生机。就像3D打印技术,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现实。

在气候变化加剧的今天,"匡国"的内涵已扩展到生态层面。云南的咖啡种植户改用遮荫种植法,既提高产量又保护雨林。他们的选择证明:经济收益与环境保护可以实现双赢,这种智慧比古代单纯"治国平天下"更具现代启示。

最后要警惕"救世主情结"。真正的匡国济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建立可持续的协作网络。就像北斗卫星系统,每颗卫星都有自己的轨道,但共同构成精准导航网络。当每个人找准自己的社会坐标,时代的齿轮就能更顺畅地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