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ī
  • lú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ǐ mǎ zhī lún

成语解释:一匹战马,一只车轮。微不足道的一点兵马装备。

成语出处:《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主语;指装备少

繁体字形:匹馬隻輪

英文翻译:Pinocchio

匹马只轮的意思

匹:1.比得上;相当;相配:匹配。难与为匹。2.单独:匹夫。3.姓。4.用于马、骡等:两匹骡子。三匹马。5.用于整卷的绸或布(五十尺、一百尺不等):一匹绸子。两匹布。“疋”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只:[zhī]1.单独的:只身。片纸只字。独具只眼。2.a)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的一个:两只耳朵。两只手。一只袜子一只鞋。b)用于动物(多指飞禽、走兽):一只鸡。两只兔子。c)用于某些器具:一只箱子。d)用于船只:一只小船。[zhǐ]1.表示仅限于某个范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几种棋类中,他只会下象棋。2.只有;仅有:家里只我一个人。3.姓。

轮:1.轮子:车轮。齿轮儿。三轮摩托车。历史的巨轮。2.形状像轮子的东西:日轮。月轮。年轮。耳轮。3.轮船:江轮。油轮。轮渡。轮埠。4.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做事):轮换。轮班。轮值。轮训。一个人轮一天。你快准备好,马上轮到你了。5.a)多用于红日、明月等:一轮红日。一轮明月。b)(轮儿)用于循环的事物或动作:头轮影院。我大哥也属马,比我大一轮(即大十二岁)。篮球冠军赛已经打了一轮儿。

成语评论

你知道“匹马只轮”这个成语吗?它字面意思是“一匹马、一个车轮”,但实际用来形容极少的兵力或资源。比如有人问:“公司刚起步,团队只有三个人,这项目能成吗?”或许可以回答:“虽然目前是匹马只轮的状态,但专注做好核心业务,反而容易跑出黑马。”

为什么古人用“马”和“车轮”作比喻?其实这源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场景。战车需要四匹马牵引,若只剩单匹马、独车轮,说明军队已溃不成军。就像现代创业,若核心团队残缺不全,产品又缺乏竞争力,确实会举步维艰。

有个真实案例:某电商平台初期仅有三名工程师,却靠着精准的用户画像,在巨头夹击中杀出血路。这印证了“资源匮乏时,策略比规模更重要”的道理。就像成语暗示的,数量劣势未必是致命伤,关键在于如何调配手中有限的“马”和“车轮”。

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很多成功企业复盘时,反而感谢早期资源短缺的历练。正如沙漠植物能在贫瘠中生长,商业竞争里,适度的资源约束常能激发创新。当然,这需要领导者像驾驭“单匹马”那样,既保持方向感,又能敏锐调整节奏。

下次当你觉得人手不够、预算紧张时,不妨换个角度:这些限制是否正在逼出团队的创造力?毕竟历史告诉我们,赤壁之战靠的不仅是兵力,淝水胜仗依仗的也不只是战车数量。有时候,“匹马只轮”的处境,恰是检验真本事的试金石。

最后分享个思考:现代社会的竞争,早已不是单纯拼资源的“战车对冲”。就像无人机不需要车轮,数字经济也不依赖人马数量。这个源自古代的成语,提醒我们要看清竞争本质——无论资源多寡,找到属于自己时代的“马蹄铁”,才是破局关键。

匹马只轮的造句

  1. 造句 战争是残酷的,战败者的损失尤为惨重,有时连匹马只轮也不能保全。
  2. 造句 此时若也行兵去,匹马只轮无反期。
  3. 造句 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4. 造句 秦人“匹马只轮无返者”,全部死在这里。
  5. 造句 不想自己近日来屡动真元,功力只剩匹马只轮,更添上相思憔悴,不禁望秋先零,衰老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