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bā céng dì yù
成语解释: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我赖了你的,我堕十八层地狱。”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分明是十八层地狱的苦鬼,直升到三十三天去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最坏的处境
繁体字形:十八層地獄
英文翻译:Eighteen layers of hell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层:1.重叠;重复:层峦叠嶂。层出不穷。2.重叠事物的一个部分:外层。云层。3.a)用于重叠、积累的东西:五层大楼。两层玻璃窗。b)用于可以分项分步的东西:去了一层顾虑。还得进一层想。c)用于可以从物体表面揭开或抹去的东西:一层薄膜。擦掉一层灰。4.姓。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狱:1.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狱。2.官司;罪案:冤狱。狱讼。
提到“十八层地狱”,许多人会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恐怖场景。但作为成语,它常被用来形容“极端痛苦的处境”或“难以逃脱的困境”。比如有人吐槽工作压力时开玩笑:“连续加班一个月,感觉像掉进了十八层地狱。”这种夸张的表达,反而让人对压力的感受产生共鸣。
有人问:“这个成语是不是只能用来吓唬人?”其实不然。比如在讨论环境保护时,可以说:“如果人类继续破坏生态,地球可能真的会变成‘十八层地狱’。”此时它不再只是迷信符号,而是对现实问题的警示——成语的用法早已超越了字面含义。
有趣的是,“十八层地狱”的现代变体层出不穷。年轻人在游戏直播里会说:“这关卡太难了,简直是我的十八层地狱!”这种轻松化的使用,既保留了成语的冲击力,又消解了原本的沉重感。语言的演变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不同时代对“痛苦”的定义在悄然改变。
有人困惑:“为什么非要选十八层?”其实数字本身带有象征意义。就像“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九”代表极致,“十八”通过倍数强化了层次感。这让我想到现代社会的焦虑感——我们似乎总在追逐“更多”:更高的楼层、更深的压力、更复杂的困境,与成语的层叠结构不谋而合。
个人看来,这个成语最妙之处在于它的“弹性”。它可以严肃如“贪腐者终将堕入十八层地狱”的警示,也能轻松如“火锅太辣,辣出十八层地狱体验”的调侃。这种跨越严肃与戏谑的能力,让古老意象始终活跃在当代语境里。毕竟,真正让人记住的从不是恐惧本身,而是我们如何用想象力重构恐惧。
下次听到有人说“十八层地狱”,不妨多问一句:“你说的第几层?”或许会发现,对方口中的“地狱”可能只是需要休息的疲惫,或是渴望被理解的困境。语言终究是桥梁,连接着不同维度的生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