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bā bān wǔ yì
成语解释: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②比喻多种技能。
成语出处:元 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凭着俺十八般武艺,定下了六十四处征尘。”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各种技能
繁体字形:十八般武藝
英文翻译:18 kinds of martial arts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般:[bān]种;样:百般刁难。磐石般的稳固。[bō]〔般若〕梵语音译词。也译作波若。智慧。若(rě)。[pán]欢乐:般乐。般游。
武:1.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武器。武装。武力。2.关于技击的:武术。武艺。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脚步:继武。踵武。见〖步武〗。
艺:1.技能;技术:工艺。手艺。园艺。艺高人胆大。2.艺术:文艺。曲艺。艺人。3.准则;限度:贪贿无艺。4.姓。
“十八般武艺”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掌握多种技能,但具体该怎么用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年会上,小李既能调试设备又能客串主持,同事打趣道:“你这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啊!”这里既夸了小李的多面手特质,又带着点幽默调侃的味道。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又不是冷兵器时代,这个成语会不会过时了?”其实这个说法反而越来越贴合现代社会。你看隔壁办公室的文案策划小王,左手能写爆款推文,右手能做数据分析,最近还自学了视频剪辑。主管评价她“把十八般武艺都耍成了办公神器”,这句话既点明了技能多样性,又突出了实际应用价值。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来形容团队协作。比如创业团队开会时,技术主管看着产品原型说:“咱们团队现在缺个懂用户心理的,光有十八般武艺可不够,得配上趁手的兵器才行。”这里把专业技能比作兵器库,既形象又点出了人才匹配的重要性。
我个人觉得,现代社会的“十八般武艺”不必苛求样样顶尖。就像手机里的APP,关键不在于装了多少个,而是能把导航、支付、社交这几个常用功能玩得溜。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技能组合的“必杀技”,比如设计师把绘画功底和AI工具结合,销售把沟通技巧和大数据结合,这种跨界组合往往能产生奇效。
下次听到有人说“要学会十八般武艺”,不妨理解为“培养解决问题的多元视角”。就像疫情期间很多老师变身主播,他们可能不精通直播技术,但把教学经验和临场应变结合,照样能玩转新课堂。这种灵活运用技能的本事,或许才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最生动的诠释。
说到底,技能就像乐高积木,单独一块平平无奇,组合起来就能搭建无限可能。与其焦虑“必须学会多少技能”,不如多想想怎么把已有的本事串成珍珠项链。毕竟在这个时代,会搭配比会收集更重要,能创新比能模仿更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