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zhuàng wàn tai
成语解释:同“千态万状”。
成语出处:《宣和画谱·道释》:“至于鹰犬驰突,云龙出没,千状万态,势若飞动。”宋·欧阳修《题薛公期画》:“及徐而定视,则千状万态,笔简而意足,是不亦为难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事物形态
繁体字形:千狀萬態
英文翻译:varied types and poses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状:1.形状;样子:状态。奇形怪状。2.情况:状况。病状。罪状。3.陈述或描摹:状语。不可名状。4.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供状。行状。5.指诉状:状纸。告状。6.褒奖、委任等文件:奖状。委任状。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态:1.人的姿容、体态:姿态。2.事物的情状、样子:变态。状态。事态。3.一种语法范畴。多指句子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跟主语所表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主动、被动等。
说起“千状万态”这个成语,许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比如黄山上的怪石,有的像猴子望月,有的似仙人指路,有的如猛虎下山——这些形态各异的石头,不正是“千状万态”最生动的写照吗?
有人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具体事物吗?”其实不然。现代都市里,早高峰地铁站的人流就是个绝佳例子:打哈欠的上班族、背单词的学生、拎着菜篮的大爷、对着手机直播的网红……每个人都在演绎不同的生活剧本,构成一幅千状万态的城市浮世绘。
在艺术创作中,这个成语的妙用更令人拍案叫绝。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就是个典型——飞天衣袂飘飘的柔美,金刚怒目圆睁的威严,供养人谦卑低首的虔诚,千百种姿态凝固在墙壁上,让千年后的我们仍能感受到当年画师笔尖流淌的想象力。
或许有人疑惑:“千状万态和千变万化有什么区别?”前者更强调空间维度的多样性,后者侧重时间维度的演变。就像春日的花园,同一时刻绽放的牡丹、月季、杜鹃各具风姿是千状万态;而一朵花从含苞到凋零的过程则是千变万化。
依我浅见,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提醒我们:世界的精彩恰恰源于参差多态。就像手机应用商店里琳琅满目的APP,既有帮你计算卡路里的健康助手,也有带你看北极光的虚拟现实程序——科技的发展非但没有抹平差异,反而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下次路过十字路口时不妨驻足观察:外卖小哥的电动车灵巧穿梭,公交车吞吐着五颜六色的乘客,行道树在风中跳着不同节奏的摇摆舞。这些日常场景里的千状万态,或许比任何教科书上的例句都来得鲜活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