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n
  • zhēn
  • wàn
  • qu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ān zhēn wàn què

成语解释: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9回:“匡超人大惊道:‘那有此事!我昨日午间才会着他,怎么就拿了?’景兰江道:‘千真万确的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千真萬確

英文翻译:as sure as a gun

千真万确的意思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真:1.真实(跟“假、伪”相对):真心诚意。千真万确。去伪存真。这幅宋人的水墨画是真的。2.的确;实在:时间过得真快!。“人勤地不懒”这话真不假。3.清楚确实:字音咬得真。黑板上的字你看得真吗?4.指真书:真草隶篆。5.人的肖像;事物的形象:写真。传真。6.本性;本原:返璞归真。7.姓。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确:1.副词。坚定地;的确:确信不疑。确有其事。2.真实:千真万确。

成语评论

千真万确”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用来形容某件事绝对真实、毫无虚假。比如有人说:“我亲眼看到他获奖了,千真万确!”这里的“千真万确”就像给这句话盖了个“官方认证”的章,强调信息的可信度。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和‘确凿无疑’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表示真实性,但“千真万确”更口语化,常用于日常对话。比如老张激动地拍桌子:“老王家的闺女考上北大,这事儿千真万确!我昨天刚看到录取通知书!”这种场景下,说话者不仅传递信息,还带上了情绪感染力。

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关键在于证据支撑。比如在法庭上,律师如果说“被告的不在场证明千真万确”,必须拿出监控录像或证人证词;而如果只是朋友闲聊时说“这家火锅店绝对千真万确好吃”,可能只需要味蕾的体验作依据。不同场景对“真”的标准其实在动态变化。

有个有趣的现象: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喜欢用“千真万确”来对抗谣言。比如家族群里转发养生文章时,长辈常会补上一句“这是专家说的,千真万确”。这种用法背后,其实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真实性的焦虑——用成语加强说服力,本质上是在给脆弱的信任链条打补丁。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价值不仅在于强调事实,更在于提醒我们保持判断力。就像邻居大妈信誓旦旦说“吃大蒜防新冠千真万确”,我们既要尊重她的表达,也要学会追问证据来源。毕竟在信息洪流中,“千真万确”有时可能变成一块蒙眼布,关键还要看用的人怀着怎样的初衷。

下次当你听到或使用这个成语时,不妨多问一句:“这个‘千真万确’是经过验证的真相,还是某种信念的投射?”保持这种温和的质疑精神,或许能让我们在复杂的世界里,既相信美好,又不失清醒。

千真万确的造句

  1. 造句 没有哪条谚语不是千真万确的。塞万提斯 
  2. 造句 造福于人,无疑是千真万确的幸福。
  3. 造句 风格反映其人,这是千真万确的。切斯特菲尔德 
  4. 造句 天才在于勤奋,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5. 造句 海力布的话千真万确。
  6. 造句 但是,毋庸讳言,婚礼中朋友们真诚的祝福和希望却是千真万确的,尽管还有些美中不足。
  7. 造句 人们目前有点心灰意冷是千真万确的,但这表明南非失败了吗?
  8. 造句 报上所登的事是千真万确的。
  9. 造句 这件事千真万确,是我亲眼所见,不会有假。
  10. 造句 他所说的,千真万确,不容置疑。

"千真万确"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