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àn yè sān gēng
成语解释: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成语出处: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泛指深夜
繁体字形:半亱三更
英文翻译:late at night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半尺。一斤半。半价。过半。一年半载。2.在…中间: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废。3.表示很少:一星半点儿。一鳞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楼房。房门半开着。5.姓。
夜:1.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跟“日”、“昼”相对):夜晚。夜班。白天黑夜。冬天昼短夜长。2.用于计算夜:三天三夜。每日每夜。3.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更:[gēng]1.改变;改换:更改。更换。2.经历:少(shào)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3.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半夜。[gèng]1.副词。2.更加;越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3.再:更上一层楼。
哎,你别说,"半夜三更"这成语听着就自带画面感,对吧?咱们先来举个栗子:老王加班赶方案,一抬头看表,嚯!都半夜三更了,街上连个卖烤冷面的摊子都没了。这时候用"半夜三更",是不是比单纯说"凌晨三点"更有沧桑味儿?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词儿现在年轻人还用吗?" 嗐,你品,你细品——现在小年轻熬夜开黑到后半夜,照样会拍个朋友圈:"半夜三更上王者,这波操作值不值?" 说白了,老词新用,全看语境拿捏。
那啥场合用最合适呢?举个反例:你要是跟老板汇报工作进度,说"我们团队半夜三更还在改PPT",这听着就像邀功;但要是说"客户半夜三更打电话改需求",哎嘛,这吐槽的酸爽劲儿就出来了。所以说嘛,感情色彩全看说话人的舌头怎么打弯儿。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大伙儿作息越来越"阴间",半夜三更刷剧的、写代码的、直播带货的比比皆是。你说这时候用这个成语,是不是反而透着股子黑色幽默?就像我那程序员哥们说的:"咱这行当,半夜三更才是创作黄金时段!"
最后唠句实在的,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妙就妙在"时间刻度+氛围烘托"的组合拳。比起冷冰冰的数字时间,它自带故事感——你一听就脑补出月亮高悬、万籁俱寂的场景。就像我老家奶奶常说:"正经人谁半夜三更不睡觉啊?" 这话搁现在可能得改改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