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àn gān bù gà
成语解释: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4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泛说若是谦辞。然圣人之为人,自有不可及处,直要做到底,不做个半间不界底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彻底
繁体字形:半閒不界
英文翻译:not thorough going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半尺。一斤半。半价。过半。一年半载。2.在…中间: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废。3.表示很少:一星半点儿。一鳞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楼房。房门半开着。5.姓。
间:[jiān]1.方位词。中间:彼此间。同志之间。两国之间。2.方位词。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田间。人间。晚间。一刹那间。3.一间屋子;房间:里间。车间。衣帽间。4.房屋的最小单位:一间卧室。三间门面。5.姓。“閒”[jiàn]1.空隙:乘间。2.嫌隙;隔阂:亲密无间。3.隔开;不连接:间隔。黑白相间。4.挑拨使人不和;离间:反间。5.拔去或锄去(多余的苗):间萝卜苗。“閒”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界:1.界限:地界。边界。省界。国界。山西和陕西以黄河为界。2.一定的范围:眼界。管界。3.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文艺界。科学界。妇女界。各界人士。4.生物分类系统中的最高一级,如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界以下是门。5.地层系统分类单位的第二级,界以上为宇,如显生宇分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界以下为系。跟界相应的地质年代分期叫做代。
哎,你说这“半间不界”到底是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卡在中间,不上不下,像极了夏天开空调时纠结温度——开低了冷,开高了热,最后调到26℃还嫌不够带劲。比如同事小张改方案,既想保留老板的要求,又怕用户看不懂,结果改出来的东西既不专业也不接地气,领导看了直摇头:“你这改得半间不界的,到底想表达啥?”
那这成语咋用才到位呢?举个生活例子吧!比如老王装修房子,墙面刷一半觉得灰色太压抑,想改白色又舍不得工钱,最后硬着头皮刷完,结果整个屋子灰不灰白不白的。朋友来参观都乐了:“你这风格真是半间不界,像极了没拌开的芝麻糊!”你品,这尴尬劲儿是不是扑面而来?
有人可能要问,这和“不上不下”有啥区别?嘿,这问题问得好!前者更强调状态模糊,后者偏重位置尴尬。比如你备考雅思,听力练到6分但口语只有5分,这叫“不上不下”;可要是你明明会做题却总在及格线反复横跳,那就是“半间不界”——就像蒸包子时火候没控好,说生不生说熟不熟的。
依我看啊,这词特别适合形容现代人的“选择困难症”。好比刷短视频时,手指在点赞和划走之间来回试探,最后干脆把手机扔一边——这不就是精神层面的半间不界嘛!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状态未必全是坏事,有时候留点弹性空间,反而能给生活加点调味料。
下次遇到半间不界的情况咋办?别慌!想想那个装修例子,要么干脆敲掉重来,要么加点装饰画遮丑。生活就像打游戏卡关,与其原地转圈,不如换个装备再战。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