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ě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ù běn qū mò

成语解释:见“去本就末”。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高诱注:“……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选择

繁体字形:去本趨末

英文翻译:barter the trunk for the branches

去本趋末的意思

去: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听报告去了。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声:平上去入。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趋:[qū]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3.鹅或蛇伸头咬人。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cù]古同“”,催促;急速。

末:1.东西的梢;尽头:末梢。秋毫之末。2.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跟“本”相对):本末倒置。舍本逐末。3.最后;终了;末尾:春末。明末。末班车。上世纪末。4.末子:锯末。茶叶末儿。把药研成末儿。5.姓。6.戏曲角色行当,扮演中年男子,京剧归入老生一类。

成语评论

什么是“去本趋末”?简单来说,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比如有人为了省时间买便宜机票,结果转机折腾了10小时,反而浪费了一整天。这时候朋友可能吐槽:“你这叫去本趋末,省小钱吃大亏!”

为什么人们会犯这种错误呢?有个心理实验很有意思:让被试选“立即拿100块”或“一周后拿110块”,多数人选前者。这就像工作中总盯着眼前任务,却忘了长期发展——急着完成日报表,却从没想过学数据分析技能。这种短视行为,不正是现代版的去本趋末吗?

怎么避免这种情况?有个朋友开餐馆的故事值得参考。他最初沉迷设计精美菜单,直到发现顾客更在意出餐速度。现在他常提醒员工:“别在雕萝卜花上花半小时,先把热汤面端稳了。”这个案例生动说明:抓住核心需求,比表面功夫重要百倍。

有趣的是,数字时代让这个问题更复杂了。有人花3小时比较网购差价,却不愿花30分钟读专业书。表面看是精打细算,实际是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我见过最夸张的例子是程序员通宵优化代码运行速度,结果项目因错过截止日期被取消——完美主义有时就是去本趋末的华丽外衣。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在朋友圈精心修图两小时时,是真的在记录生活,还是在满足虚荣心?下次遇到类似选择,不妨问自己:我现在投入的精力,是否匹配这件事的真正价值?或许这个提问本身,就是破解去本趋末困局的钥匙。

"去本趋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