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í dì chéng míng
成语解释: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成语出处: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怎肯似那等穷酸恶醋,得一个及第成名,却又早负德辜恩。”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入仕等
繁体字形:及第成名
英文翻译:To become famous
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第:1.次序:次第。等第。2.前缀。表示次序:第一。第二。3.科第。科举时代称考中(zhòng)叫及第,没有考中叫落第。4.旧时官僚和贵族的大宅子:府第。宅第。5.文言连词。但是。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及第成名”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古风?其实它原本指的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后来引申为通过努力取得显著成就。比如有人问:“他天天熬夜复习,最后考上名校算不算及第成名?”答案是肯定的——当然算!考试成功只是其中一种形式,但这个词更多是形容突破瓶颈、实现目标的过程。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公司里的小张连续三个月业绩第一,被破格提拔为部门主管。同事们私下议论:“这简直是现代版及第成名啊!”你看,这个词早就跳出了科举框架,成了奋斗逆袭的代名词。它不局限于考试,而是任何领域里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的蜕变。
有人可能会困惑:“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及第成名还有意义吗?”换个角度看,这个词恰恰提醒我们:成功从来不是偶然。就像网红主播李姐,你以为她只是运气好?其实她坚持每天直播六小时,研究观众喜好整整两年才爆红。这种“台下十年功”的坚持,才是及第成名的内核。
我个人觉得,现代社会对“成名”的定义正在拓宽。以前可能觉得考上状元才算光宗耀祖,现在自媒体创作者做出百万粉丝账号、程序员开发出热门APP,同样值得喝彩。关键不在于形式,而是那份突破自我的勇气。就像邻居王叔退休后自学油画,六十岁办个人画展,谁说这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及第成名?
有趣的是,这个词还藏着个辩证思维:及第是结果,成名是表象,真正的价值藏在过程中。电竞选手小明去年夺冠时说:“奖杯只是验证,每天14小时训练时流的汗才是真本事。”这话点破了本质——比起最终是否“成名”,持续精进的状态更值得骄傲。
放眼当下,机会比古代多得多。网店店主靠独特设计年入百万,乡村振兴带头人带着乡亲们种有机蔬菜脱贫,这些新时代的“及第成名”故事每天都在发生。重要的不是复制别人的路,而是找到自己的赛道。就像老话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机会永远留给那些既敢想又肯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