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ù zǐ chéng míng
成语解释: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成语出处:《晋书 阮籍传》:“(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竪子成名
英文翻译:succeed by luck
竖:1.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竖井。竖琴。2.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画一条竖线。竖着再挖一道沟。3.使物体跟地面垂直:竖电线杆。把柱子竖起来。4.汉字的笔画,从上一直向下,形状是“。”。5.年轻的仆人:竖子。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提到“竖子成名”,很多人会联想到“运气比实力更重要”的争议。这个成语原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本意是讽刺对手无能,如今常被用来形容能力不足的人意外获得名声。比如公司里有个新人突然升职,同事私下嘀咕:“他连基础报表都做不好,真是竖子成名!”这种情境下,成语既表达了不满,也暗含对机遇分配的困惑。
为什么人们会对“竖子成名”现象耿耿于怀?一位自媒体博主用短视频吐槽:“我辛苦拍三年内容才十万粉,隔壁初中生靠翻跟头一个月爆红。”这条视频获得5万点赞,评论区高频出现“时势造英雄”和“努力不值钱”两种观点。这恰恰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心理——我们既渴望机遇公平,又难以接受成功路径的多样性。
历史上有趣的案例是南朝画家张僧繇。同时代的人嘲讽他“画龙不点睛,竖子妄称大师”,直到某日他当场点睛,壁画上的龙破壁飞天,所有质疑者哑口无言。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外人眼中的“侥幸”,可能是当事人尚未展现的潜力。就像现在有些网红看似一夜爆红,实则默默积累了数年创作经验。
我在创业时见过类似情况。某初创团队拿着简陋的PPT拿到天使投资,被同行讥讽为“风口上的猪”。但三个月后,他们用颠覆性的算法证明了价值。这让我意识到:机遇如同试纸,最终显色的还是真本事。与其纠结他人是否“配得上”成功,不如专注打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当代社会给“竖子成名”赋予了新内涵。当00后游戏主播年入百万,当AI生成的画作斩获艺术大奖,传统评价体系正在被打破。或许我们应该更新认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抓住注意力本身就是种能力。就像蒲公英种子乘风而起,关键不在于它比松子轻,而在于它懂得借助风势。
下次遇到“凭什么他能成功”的困惑时,不妨换个角度思考:那个被称作“竖子”的人,或许掌握了你看不见的游戏规则。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成功密码,而抱怨从来不是解锁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