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ǎn zhèng hái chún
成语解释:见“反朴还淳”。
成语出处: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张罗峰》:“今乃人人侈用,一变至此,诚不可不反正还淳。”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反正還湻
英文翻译:Return the good to the good
反:1.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与“正”相对: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反。3.反抗;反对: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转:反复。反败为胜。5.推及:举一反三。6.回;还:反击。反问。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8.古同“返”。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还:[hái]1.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仍旧:十年没见了,她还那么年轻。半夜了,他还在工作。2.表示在某种程度之上有所增加或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今天比昨天还冷。改完作业,还要备课。3.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上勉强过得去(一般是往好的方面说):屋子不大,收拾得倒还干净。4.用在上半句话里,表示陪衬,下半句进而推论,多用反问的语气;尚且:你还搬不动,何况我呢?5.表示没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多含赞叹语气):他还真有办法。6.表示早已如此:还在几年以前,我们就研究过这个方案。[huán]1.返回原来的地方或恢复原来的状态:还家。还乡。还俗。退耕还林。2.归还:偿还。还书。3.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嘴。还手。还击。还价。还礼。以牙还牙,以眼还眼。4.姓。
淳:[chún]1.朴实:淳朴。淳厚。淳古。淳风(质朴敦厚的风气)。2.成对。3.古同“醇”,酒味厚、纯。[zhūn]浇灌:“淳而渍之”。
今天咱们聊聊成语"反正还淳"。先别急着查字典,这词儿字面上看就是"回归淳朴"的意思。明代张居正当年给皇帝写奏折时用过这个词,说的是要让社会风气返璞归真。不过您可能要问:这老古董成语,现在用得上吗?
举个实在例子。前阵子我老家办了个"无手机聚餐",大伙儿把智能机锁柜子里,结果发现:没了抖音刷屏,亲戚间的话匣子反而打开了。这不就是"反正还淳"的现代版吗?科技越发达,有时候我们越需要这种"主动降级"的智慧。
有个读者曾问我:"现在讲究创新突破,返璞归真会不会开倒车?"这问题有意思。去年参加乡村振兴项目时,见过手艺人用古法烧陶,他们改良了窑炉结构,但保留了传统纹样。你看,守正创新不矛盾——就像智能手机保留着最原始的通讯功能,这是技术发展的根基。
在企业管理中也适用这个理。见过不少初创公司,刚起步时全员干劲十足,等做大了反而被各种流程报表捆住手脚。有家做文创的团队,去年砍掉了三分之一的会议,把省下的时间用来走访民间艺人,结果新产品销量涨了三成。这说明"复杂化"不必然等于进步,适时做减法可能更见成效。
个人觉得,"反正还淳"不是要大家回到原始社会,而是提醒我们在狂奔时记得系好鞋带。就像手机里的"飞行模式",看似暂停了连接,实则是为了更好出发。下次觉得生活太闹腾时,不妨试试关掉两个手机通知,说不定能听见窗外的麻雀叫,这不就是最朴实的生命韵律么?
说到底,这个成语就像面镜子,照见的是我们对生活本真的态度。现在流行说"断舍离",其实三百年前的老祖宗早就参透了。下次遇到复杂局面,不妨默念这四个字,或许能找到意想不到的解题思路。生活的醇香,往往藏在最简单的配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