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ǎn pǔ guī zhēn
成语解释: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归: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回复本真
繁体字形:反璞歸真
英文翻译:nother nature
反:1.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与“正”相对: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反。3.反抗;反对: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转:反复。反败为胜。5.推及:举一反三。6.回;还:反击。反问。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8.古同“返”。
璞:1.含玉的石头,也指没有琢磨的玉。2.姓。
归:1.返回:归国华侨。无家可归。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千条河流归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这些东西归你。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8.姓。
真:1.真实(跟“假、伪”相对):真心诚意。千真万确。去伪存真。这幅宋人的水墨画是真的。2.的确;实在:时间过得真快!。“人勤地不懒”这话真不假。3.清楚确实:字音咬得真。黑板上的字你看得真吗?4.指真书:真草隶篆。5.人的肖像;事物的形象:写真。传真。6.本性;本原:返璞归真。7.姓。
“反璞归真”这个词,乍一听可能有点陌生,但拆开来看就很有意思。“璞”是未经雕琢的玉石,“真”就是天然的状态,合起来就是“抛开复杂修饰,回归最初的样子”。比如有人厌倦了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跑到山里种菜养鸡,过起自给自足的日子,这就是典型的“反璞归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喜欢“反璞归真”?其实这和信息爆炸有关。每天被手机推送、广告轰炸、社交网络攀比搞得头晕眼花,反而让人怀念小时候那种简单纯粹的快乐。就像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学做陶艺、种绿植,甚至自己缝衣服,本质上是在用双手找回生活的真实感。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餐饮行业的变化。前几年流行分子料理、3D投影餐厅,现在反而主打“农家菜”“柴火饭”的馆子排起长队。有家餐馆老板跟我聊过:“以前总想着搞创新菜,结果客人说还是小时候的酱油拌饭最香。”这让我想到,有时候“做减法”反而比“堆技术”更能打动人。
不过要注意,“反璞归真”不是开倒车。比如现在流行的极简风家居,不是让大家回到毛坯房状态,而是用干净的线条和天然材料营造舒适感。就像我朋友把客厅改造成读书角,撤掉电视柜和装饰画,只留一盏落地灯和藤编书架,反而让全家人更愿意聚在一起聊天。
有趣的是,科技圈也在悄悄实践这个理念。某手机品牌最新系统主打“无干扰模式”,关掉所有消息提醒后,锁屏界面只显示时间和一句手写体诗句。产品经理说:“我们不是在和用户争夺注意力,而是帮他们找回注意力。”这或许就是数字时代的“反璞归真”。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彻底改变生活方式。但至少可以试试每周留半天“断网时间”,或者把衣柜里三年没穿的衣服捐掉。有次我把微信里500多个好友删到200人,结果发现真正保持联系的反而变多了——毕竟精力有限,不如留给真正重要的人和事。
说到最后,“反璞归真”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不要求你扔掉手机住进山洞,而是提醒我们在追逐新鲜事物时,别忘了那些最本真、最持久的快乐。就像暴雨过后闻到的泥土味,或者寒冬里捧着的烤红薯,这些不需要花钱买的东西,往往藏着最踏实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