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ǔ cháng qì duǎn
成语解释:吸取长处抛弃短处。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并前人已传之业,亦为取长弃短,别出瑕瑜,使人知所从违。”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选择
繁体字形:取長棄短
英文翻译:Learn from the long and discard the short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短:1.两端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a)指空间:短刀。裤子裁短了。b)指时间:短期。夏季昼长夜短。2.缺少;欠:理短。缺斤短两。别人都来了,就短他一个人了。短你三块钱。3.缺点:取长补短。说长道短。揭短儿。护短。
“取长弃短”这个词听起来像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用别人的优点,避开缺点”。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特别擅长数据分析,但不太会演讲。团队合作时,老板让他专门处理报表,而让口才好的同事上台汇报——这就是典型的“取长弃短”。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缺点不用改吗?”其实,核心问题在于“效率”。与其花十年把短板补到60分,不如把90分的长板磨到120分。好比打篮球,姚明的优势是身高和投篮,非要让他练成控球后卫反而浪费天赋。现实中,承认不足、放大优势,往往能更快出成果。
记得大学小组作业时,有个同学编程能力超强但讨厌写文档。我们让他负责核心代码,另找文笔好的同学整理报告,结果提前三天完成还拿了A。这让我想到:与其逼着鱼爬树,不如让它畅快游泳。有时候“不完美”的合作,反而能创造更完美的结果。
不过也有人担心:“总依赖别人的长处,自己会不会停滞不前?”其实“取长弃短”不等于躺平。就像手机系统更新,既保留流畅操作的优势,又逐步修复漏洞。个人成长同样需要两步走:先用现有优势站稳脚跟,再慢慢修补短板,而不是在焦虑中原地打转。
有个有趣的发现:自然界中,蜜蜂采蜜、蚂蚁筑巢,不同物种各司其职。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有人天生逻辑缜密,有人充满创意火花。试着想象:如果每个岗位都能让最适合的人发光,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会不会像乐高积木一样严丝合缝?
下次遇到挑战时,不妨先问自己:“我现在最锋利的‘刀’是什么?”可能是快速学习能力,或是共情力,甚至是坚持到底的韧性。先挥动这把刀劈开障碍,其他问题自然会找到解决办法。毕竟,真正的成长不是变成全能战士,而是成为不可替代的专项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