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áng
  • zhōng
  • ch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áng zhōng cháng qì

成语解释:见“黄锺毁弃”。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公一日谓生曰:‘君出余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钟长弃奈何!’”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黄鐘長棄

英文翻译:employ incapable men instead of able men

黄钟长弃的意思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钟:1.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2.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挂钟。座钟。闹钟。3.指钟点、时间:六点钟。由这儿到那儿只要十分钟。4.(情感等)集中:钟爱。钟情。5.姓。6.同“”。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成语评论

说起“黄钟长弃”,你可能觉得这个词有点耳熟但又不确定具体意思。其实它常被误写为“黄钟毁弃”,原句出自《楚辞·卜居》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用,平庸之辈却占据高位。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总会出现这种“好东西被冷落”的现象?

举个职场中的例子:某科技公司研发部的小王开发出高效数据模型,却因为部门领导更看重短期业绩,反而把资源倾斜给会做PPT汇报的同事。这种“黄钟毁弃”的背后,往往藏着决策者评估标准的偏差——就像有人用称黄金的秤去量棉花,工具和对象的错位必然导致误判。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大家真的分不清黄金和瓦罐吗?其实很多时候,环境复杂度会模糊判断标准。比如直播行业初期,专业主持人反而不如草根网红受欢迎,本质上是传播媒介改变引发的价值重估。这种“毁弃”不一定是永久性的,就像黄钟终会在音乐厅重获掌声,关键看能否找到适配的舞台。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近年国潮兴起让许多传统手艺重焕生机,这其实印证了“黄钟”的价值周期律。当紫砂壶大师在工业化时代看似被遗忘,却在文化自信的浪潮中成为新宠,说明真正的价值经得起时间考验。或许我们更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避免被暂时埋没,而是怎样保持自身作为“黄钟”的振动频率。

再举个反常识的案例:博物馆修复师用三年时间复原一本宋代典籍,期间承受着“花这么多钱修旧书有什么用”的质疑。但当古籍展出引发全网文化热议时,人们突然意识到,有些“无用之事”恰恰在守护文明的根基。这种认知转变过程,本身就是对“黄钟长弃”现象最生动的注解。

站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价值判断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但就像黑夜越深越显星光,真正的才能终会找到发光的机会。重要的是在等待被看见的日子里,持续打磨自己的“钟体”,静候属于它的共鸣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