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ǒu wěn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比喻谈吐文雅。
成语出处:唐 冯贽《云仙杂记》第五卷引《白氏金锁》:“张祜苦吟,妻孥唤之不应,以责祜。祜曰:‘吾方口吻生花,岂恤汝辈。’”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吟诗得意,兴趣极浓
繁体字形:口肳生蘤
英文翻译:Kiss flowers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吻:1.嘴唇:接吻。唇吻。2.用嘴唇接触人或物,表示喜爱。3.动物的嘴,也指低等动物的口器或头部前端突出的部分。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口吻生花”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像在形容一个人说话特别有感染力?比如同事小张每次开会发言,总能结合数据和故事,把枯燥的报表讲得像冒险小说,大家都说他的汇报简直是“口吻生花”。这种能力到底靠天赋还是能练习?其实两者都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捕捉细节,而刻意练习比喻、排比等表达技巧,也能让语言更鲜活。
有人可能会问:“口吻生花和花言巧语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出发点。邻居王阿姨推销自家果园的桃子,既会描述“咬下去时蜜汁顺着指缝流”的画面感,也会坦白告知运输造成的轻微磕碰,这种真诚的生动描述反而赢得更多订单。真正的好口才,从来不是用华丽辞藻堆砌谎言。
在短视频当道的今天,口吻生花有了新载体。有个教物理的博主把电磁感应比喻成“看不见的恋爱引力”,百万播放量证明:把专业知识转化成生活化表达,就像给知识插上了翅膀。这种转化能力,或许就是现代人最该修炼的软技能之一。
观察那些说话令人如沐春风的人,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善于建立情感连接。上周在社区讲座里,退休语文老师用“老房子墙皮脱落就像长辈长老年斑”作类比,既让年轻人理解旧城改造的意义,又唤起了对长者的关怀。好的表达从来不只是信息传递,更是打开共情之门的钥匙。
或许我们不必强求自己成为演说家,但培养口吻生花的能力,本质上是在提升思维清晰度。试着把工作总结改写成故事线,或者用给孩子讲解恐龙灭绝的比喻方式解释项目风险,这种思维体操会让复杂问题变得脉络分明。当语言有了生命力,思想才能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