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ū shù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枯樹生蘤
英文翻译:a dried up tree comes to life again
枯:1.(植物等)失去水分:枯萎。枯槁。枯草。枯骨。2.(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枯井。海枯石烂。3.肌肉干瘪:枯瘦。4.没有生趣;枯燥:枯坐。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枯。茶枯。麻枯。6.姓。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枯树生花”这个成语,乍一听有些矛盾——枯萎的树怎么能开花呢?其实它恰恰在描述一种看似不可能的希望。比如老张的早餐店因疫情差点倒闭,他却尝试做线上外卖,结果生意比从前更红火。这算不算“枯树生花”?
有人问:“为什么非要用枯树比喻困境?”或许因为树木从生根到凋零,本身就像人生的起伏。去年社区里那棵被台风刮断的老槐树,大家都以为它活不成了,谁知断口处竟冒出嫩芽,今年还开了花。这种自然的韧性,和人在低谷中触底反弹的状态异曲同工。
职场中也有类似场景。朋友阿琳在原公司遭遇裁员,被迫转行做自媒体,起初连拍摄设备都不会用。但现在她的科普视频播放量破百万,她说:“失业像棵枯树,但换个角度浇水,也能开新枝。”这让我想到:困境本身不决定结局,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尝试不同的“生长姿势”。
有人担心这是不是盲目乐观?其实成语背后藏着辩证思维。就像种子破土需要黑暗的酝酿,枯木逢春往往需要时间的积累。疫情期间许多传统行业转型数字化,表面看是“无奈之举”,实则是主动拥抱变化的智慧。所谓绝处逢生,常常是早有准备的偶然。
观察生活会发现,“枯树生花”不一定轰轰烈烈。邻居王奶奶退休后自学水彩,零基础起步,现在作品在老年大学展览。她说:“老了学新东西,就像老树发新芽。”这种从容的心态,或许比结果更重要——当人们不再执着于“必须开花”,反而更容易遇见意想不到的绽放。
时代的浪潮总在变化,但生命的适应力远超想象。与其害怕寒冬让枝叶凋零,不如把枯萎看作积蓄力量的契机。毕竟土壤里的根系从未停止生长,就像人心中的希望,总会在某个春天找到破土而出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