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ǒu
  • huì
  • ér
  • shí
  • z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

成语解释:惠:给人以好处;至:到。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口僡而實不至

英文翻译:pay lip service

口惠而实不至的意思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惠:1.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恩惠:小恩小惠。施惠于人。受惠无穷。2.给人好处:平等互惠。3.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惠临。惠顾。惠存。4.又同“”。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实:1.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实心儿。把窟窿填实了。2.真实;实在(跟“虚”相对):实话。实心眼儿。实事求是。3.实际;事实:失实。名实相副。4.果实;种子:芡实(鸡头米)。开花结实。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至:1.到:至今。自始至终。至死不屈。2.至于:甚至。3.极;最:至为感谢。你要早来,至迟下星期内一定赶到。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朋友拍着胸脯说“这事儿包在我身上”,转头却没了下文;领导笑眯眯承诺“下次一定给你升职”,结果半年过去毫无动静。这种“嘴上说得漂亮,行动不见踪影”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口惠而实不至”。

比如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王,部门经理上个月就许诺:“你这个月业绩达标就转正加薪。”小王拼命加班完成任务后,经理却改口说“公司最近预算紧张”。这种空头支票不仅打击积极性,更会让人产生信任危机。

为什么人们爱用这种“光说不练”的策略?其实很多时候并非故意欺骗,而是一种“缓兵之计”。就像邻居老张答应周末帮忙搬家,真到了当天却说腰疼发作。这种临时变卦往往源于承诺时高估了自己能力,或者遇到更重要的利益取舍。

商场里的促销广告最能体现这种套路。“全场五折”的横幅下,总有几行小字写着“特价商品除外”。消费者冲着广告进店,却发现心仪商品都不在活动范围内。这种刻意制造的落差感,本质上就是用语言艺术掩盖实际意图。

如何识别“口惠而实不至”的套路?有三个实用技巧:一是保持清醒头脑,不被漂亮话冲昏;二是重要承诺要白纸黑字;三是观察对方在无关利益的小事上是否守信。就像相亲对象总说“下次带你去迪士尼”,却连周末看电影都屡次爽约,这种人的承诺可信度就要打个问号。

在我看来,现代社会更需要“口实相副”的交往方式。上周帮朋友设计LOGO,我故意先说“可能要两周时间”,结果提前五天交稿,反而让对方惊喜。这种“低承诺高兑现”的策略,其实比夸夸其谈更能积累信用资本。

与其相信天花乱坠的保证,不如学会听懂弦外之音。当听到“原则上同意”“条件允许的话”这类修饰词时,就要做好心理准备——这可能是对方在给自己留退路。就像网购时商家说“7天内发货”,没写具体日期就要多留个心眼。

真正值得珍惜的关系,从来不需要华丽辞藻包装。老家修车行的陈师傅从不说“终身保修”,但每次车子出问题,他抄起工具就赶来帮忙。这种“少说多做”的实在劲儿,反而让街坊四邻都认准他的修理铺。

口惠而实不至的造句

  1. 造句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
  2. 造句 一万个口惠而实不至的泛交,抵不过一个同生死共患难的知心。郭沫若 
  3. 造句 校长曾答应过给老师长工资,却总是口惠而实不至。
  4. 造句 他给群众许了不少愿,但都是口惠而实不至,群众十分不满。
  5. 造句 对环境问题,各方都是口惠而实不至。
  6. 造句 不幸的是,他对他们观点的支持只是口惠而实不至。
  7. 造句 也许他们一群人早已无货了,他真是口惠而实不至。
  8. 造句 比图拉克的口惠而实不至可好得多了。
  9. 造句 要远离口惠而实不至的假朋友。
  10. 造句 你口若悬河,嘴皮子功夫老到,但往往口惠而实不至,让女孩子伤心。